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296章 對科技的投入(1/2)

    溫子言他們雖然按照天子的要求還原了蒸汽機。

    但是與成熟複雜的應用蒸汽機還差很遠,隻是將蒸汽機的簡單原理還原了出來。

    所以滕錢去觀摩過幾次以後很難看出這冒著白煙,發出巨大噪音的東西有什麽商業價值。

    更何況滕錢的思維還完全停留在剛剛討論債券的事情。

    其實在場的眾人,也是有點發懵。

    我們不是應該討論如何將這些發行債券匯集的海量資金尋找出處嗎?

    還是說王上已經想好了資金的出路?

    滕錢對著天子行禮道,

    “王上,恕小人愚鈍。小人實在沒有看出那個金屬與木頭組合起來的那個蒸汽機的商業價值。”

    周建國點了點頭,眼神中沒有責怪的滕錢的意思。

    畢竟蒸汽機沒有形成生產力之前,誰會看出它的商業價值?

    隨後周建國看著唐子陵說道,

    “你們不是一直發愁各行各業人手不足嗎?溫子言他們的研究成果,將來會緩解這一壓力。”

    “緩解各行各業勞動力不足的壓力?”唐子陵好奇的詢問道。

    周建國思索著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這個時代人口少,勞動力不足,更加催生了周建國要進行全力研製蒸汽機的決心。

    雖然現在的這個蒸汽機,還算不上機器,隻能算是一個組合起來的裝置。

    但是隻要將原理與功能展現出來,就足以讓更多聰明的學子投入進去,在他們的努力下不停的更新迭代。

    很多人不理解,當年西方人將蒸汽機擺在乾隆麵前的時候,乾隆會拒絕引進。

    甚至還嘲諷這隻是奇技淫巧而已。

    認為乾隆隻是因為狂妄,才導致我們的科技嚴重落後。

    其實這也完全不能責怪乾隆。

    西方之所以會全力開發蒸汽機,就是因為當年西方人口太少,導致要麽勞動力非常昂貴,從而形成了勞動力的短缺。

    所以他們需要蒸汽機,需要電氣提高生產效率。

    這也是他們為什麽會走上這條科技路的原因,並不是西方人就比我們聰明。

    而是客觀條件逼迫他們,必須通過機器來代替昂貴的人力,這樣生產出來的商品才會低廉,才會有競爭力。

    就跟西方人開啟大航海的原因一樣,不是他們目光多麽超前,隻是因為他們的貿易路線被切斷了,被迫冒險從海上尋找新的活路。

    這才誤打誤撞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西方的工業革命本質也是這個原因。

    而乾隆之所以瞧不上蒸汽機,那是因為當時大清有足足幾億人口,占了全世界將近一半的人口。

    勞動力那是嚴重過剩,甚至多餘。

    在擁有如此嚴重過剩的勞動力社會,推廣機器代理勞動力?那機器造出來的商品誰來買呢?

    更何況,當時因為清朝的勞動力極度過剩,導致製造出來的商品價格,比西方機器造出的商品價格還低。

    這也是為什麽在鴉片出現之前,哪怕是我們一直瞧不上的清朝在對西方的貿易時,一直都保持,貿易順差的原因。

    在一個人口嚴重過剩,勞動力極度廉價的國度,讓乾隆去推廣蒸汽機,取代人力?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但是我們被科技先進的西方列強打了一頓,搶劫了一番以後,我們反而還被貼上了落後野蠻的標簽。

    侵略者給被侵略者貼上野蠻,落後的標簽,這麽怪異的事情,被侵略者反而欣然接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