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農家:她帶著拖油瓶逆襲

第383章 奇缺紡織工(1/2)

    宋元清擺明了不摻和皇宮裏那點破爛事兒,皇帝也就成全了他,讓他趕緊去辦自己的事兒

    宋元清樂顛顛地揣著那把珍奇寶貝……血刃之匕,回去準備提親的事宜。

    本來,皇子們成親,是有一定之歸的,但是,宋元清因為情況特殊,所以,禮部尚書親自接了這項任務,不敢假以他人之手。

    尤其是寇建成這個侍郎被貶之後,他更是不敢在元後嫡親皇長子事上,有絲毫的馬虎。

    宋元清不管禮部那邊怎麽行動,反正他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登蘇家門提親的。

    他這邊喜滋滋樂嗬嗬地準備著要提親的事兒,蘇金秀那邊的紡織廠卻出現了點小麻煩。

    新型紡織機倒是造好了,也投入了實驗,一切看似很是順利,但是,正因為太過順利了,這才出了點岔子。

    原來,永安縣這邊已經有兩家紡線作坊,雖然他們不懂棉花紡線技術,但是因著在大銘朝江南那邊紡織技術的傳入,這兩家的紡線業還是很不錯的。

    最起碼,因為這兩家紡織業的存在,永安縣,以及永寧府的布匹供應,還是很充裕,很興隆的。

    所以,這麽一來,蘇金秀的紡織業要想打入這個市場,那就有點難度了。

    畢竟,能在永寧府,永安縣這方圓幾百裏地內外開了生意興隆的作坊,不是一般人家的背景能做到的。

    再一個,大銘朝的紡織業還處在以家庭為單位的階段,自給自足的方式,足以滿足了百姓們穿衣戴帽所需。

    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像元稹所寫的詩那樣情景,“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東家頭白雙兒女,為解挑紋嫁不得。”

    也就是說,以家庭為單位的紡織業小作坊,在永安縣,永寧府散布不少,就是這種情況下,蘇金秀的紡織廠想要在夾縫中生存,那是有點困難的。

    永安縣的這兩家紡織作坊,一個姓富,人稱富老爺,一個姓隋,人稱隋大善人。

    這兩家共有綾機五百多張,紡織工人就有近千名之多。

    蘇金秀這個紡織廠雖然有先進的新型的紡織機,但是,會紡織的工人不好找啊。

    壟斷了紡織工,也就是壟斷了紡織市場。m.x33xs.

    蘇氏紡織廠萬事俱備,就欠東風,沒有紡織工,她寸步難行。

    作坊建成了,新型紡織機也繼續建造中,可是,沒有紡織工人,一切都是枉談。

    “娘,怎麽辦,沒工人,您的紡織業就遇到了滑鐵盧,所以鹿死胎中,啥都白費了。”蘇恒一副大爺坐,一邊說一邊仰著脖子,往嘴裏吊兒郎當地扔花生。

    蘇金秀白了他一眼,“活人還能叫尿憋死?永安縣沒有紡織工,那就不行到外地去踅摸?”

    是啊,紡織工本地沒有,可以到外地去找。

    可但是,現在馬上就要投產了,一時半會兒的,還真不好去找那麽多的紡織工。

    之前,常安,常旭,還有常營,帶著人在錦繡恒山辛苦差不多半年,按照蘇金秀的設計,才把那裏建造成了世外桃源之地。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青石瓦房坐落在山穀最平整,最寬敞的地帶,四周鬱鬱蔥蔥的青環繞著,在山腳下,便是一條宛如玉帶的山泉,潺潺溪水聲,甚是悅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