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零:她靠簽到將校霸掰正了

第二十八章 驚喜連連,簽到致遠學校(1/2)

    清涼的井水好似將體內的燥熱帶走了,隻餘下甘甜,這時候坐在院中的藤椅上,脫下汗濕的長袖,微風習習拂過,舒服地顧盼哼起歌來。

    顧父和哥哥們將稻穀運到村裏幹淨的山嶺上去曬好,才回到家裏來。

    這時候,顧母和顧盼也已經將飯菜燒好,隻需要將飯菜端上桌子便能吃了。

    紅褐色泛著油光的紅燒肉,鮮嫩嫩的清炒白菜,鮮香可口的美味魚湯……滿滿一桌子的美味,看的人直流口水。

    農忙的時候最是勞累傷人,這個時候的吃食可不能含糊。

    顧母說了,若是不吃些好的,肚裏沒點油水,又怎麽有力氣幹活?

    全家人吃完午飯,便全都聚在了院子裏的樹蔭下乘涼,天兒太熱了,下午需得歇了晌才會出門幹活。

    就這樣,淩晨踏著星輝出門,傍晚腳踩落日餘暉走回院子,顧家六口人花了整整兩日時光,才將田裏的稻子全部收了回家。

    割下的稻草在田間晾曬幹了,勤快的人家都會將稻草紮成一捆一捆的,然後用平車拖回家來,就著院子裏或門前的樹搭成草堆。

    幹了的稻草不僅可以當柴火燒,還可以用來搓草繩編草鞋,冬日天冷了,沒錢買棉花的人家可以鋪在床單底下當墊子取暖,家裏養了牛的,可以當作草料。

    顧父顧母都是勤快人,自然沒有放過這般一舉多得稻草的道理。

    因而,家裏靠著院牆的那株柚子樹下堆起了高高的稻草堆,遠遠看去,像是一座圓圓胖胖的“小山丘”。

    收割過後,便是搶種禾苗了。耕田,打溝,拔秧,插秧……

    昔日金黃的稻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纖弱卻嫩綠的禾苗,遠遠看去,是一片充滿了生機的綠意。

    隨著農忙進入尾聲,暑假也已經過了大半。

    八月初,顧林顧森倆人去了致遠學校參加摸底測試,功夫不負有心人,兩人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測試。

    這一下,顧家四個孩子都進了致遠學校,一時間,夏陽村裏關於“顧家祖墳冒青煙”的言論甚囂塵上。

    村人心裏豔羨不已,顧家的親朋好友瞧了也眼熱得很,將自家孩子送到顧家,也想跟著沾沾“才氣”。

    奈何讀書大概要點天賦,除了個別孩子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大部分孩子都野慣了,最後隻能不了了之。

    顧母聽了消息卻是喜憂參半,喜得是自家孩子出息了,與有榮焉,憂的是孩子們讀書,吃穿住行沒有不花錢的,家裏如今雖賺了些小錢,可長遠看卻是杯水車薪。

    顧父聽她長籲短歎,忍不住說她杞人憂天,常言道,船到橋頭自然直,想那麽多,除了徒增煩惱,又有何益處?

    顧母聽了這才好些,不再愁眉苦臉,胡思亂想的。

    ********

    很快,八月進入尾聲,顧盼聽說許玉苓和紅蘋果進了清溪鄉初中的重點班,而秦天如書中所說,被特招進了致遠學校。

    顧盼接到通知,八月下旬,致遠學校將進行為期七天的軍訓。

    想起那段湮沒在歲月裏的久遠回憶,顧盼對即將到來的軍訓期待起來。

    軍訓前一天下午,顧父親自騎車帶著顧盼的行李,將顧盼送到了學校裏,看到她安置好了才放心得離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