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的療效(1/2)

    既然不能硬來,主角就隻好實驗其他方法。

    這種絲線寄生菌的特性讓主角想到了水蛭。水蛭就是螞蝗,以吸食人和動物的血液或體液為生,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庫、溝渠、水田、湖沼中。

    水蛭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叮咬住獵物,就不會輕易鬆口。如果用蠻力硬將水蛭拔掉,其吸盤也會留在傷口內,引起感染、潰爛。

    這和絲線寄生菌即便被拔出來,也會同時帶走寄主的性命如出一轍。

    人類對付已經叮上的水蛭,一般是用清涼油、煙頭水、食鹽、濃醋、酒精或白酒、辣椒粉、石灰等滴撒在蟲體上,或者用火撩燒,使其放鬆吸盤而自行脫落。

    別的材料蟻巢沒有,但是火和食鹽還是有一些的。

    火不用說,是燃燒室裏的從主巢帶來的火種。而食鹽,則是螞蟻們收集的礦物岩鹽。

    螞蟻們喜歡吃鹽,是主角穿越以後才知道的冷知識,之前他還以為螞蟻就喜歡糖呢。

    主角不知道的是,在他的前世,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和亞馬遜保護協會讚助的一項研究項目發現,有些螞蟻其實不太愛吃糖而更喜歡鹹味美食,至少當它們生活在遠離海洋的少鹽區時是這樣。

    所有動物從螞蟻到人類都需要鹽來維持其身體神經和肌肉的活動性以及水分的平衡,一般來說螞蟻等昆蟲從日常食物中能夠獲得一定鹽分的補充。

    研究人員推測螞蟻的口味會因其所在地而不同,並為此對離海洋不同遠近的螞蟻進行了偏愛鹽或糖的測試,發現遠離海洋的螞蟻更喜歡鹽。

    在一項自助餐實驗中,研究人員為螞蟻提供了浸有鹽或糖液的棉球美食,供螞蟻選擇食用。科學家發現生活在100多公裏內陸的螞蟻更偏愛浸有鹽的棉球美食。

    這種偏愛主要表現在素食性的螞蟻中,因為肉食性螞蟻從獵物中獲取了足夠的鹽分,而素食性螞蟻不能。

    就像母牛和鹿等食草動物隻能能通過舐食鹽漬地來獲得鹽分,而狼和其它食肉動物則從血淋淋的肉食中獲得鹽分。

    想到對策後,主角立刻下令,讓一些工蟻搬來了一些食鹽和火把,測試對絲線寄生菌的療效。

    先進行的是食鹽測試。主角讓工蟻將大量鹽粒塗抹在了被感染的兵蟻的背上,觀察反應。

    鹽可謂是一些蟲類的毒藥,假如把鹽丟在蛞蝓或蝸牛身上,由於其體表的粘液層含有大量的水分,當遇到鹽後,鹽顆粒會溶解為鹽溶液,高濃度的鹽溶液滲透壓遠遠大於蛞蝓細胞內細胞液的滲透壓,由於滲透作用,為維持滲透壓的平衡會直接導致細胞大量失水,在長時間高濃度鹽溶液的作用下,蛞蝓和蝸牛就會因嚴重脫水而死。

    主角對鹽的功效充滿了期待,但是鹽撒在絲線寄生菌身上時,並沒有出現主角預想的情況。

    可能是由於絲線寄生菌的外皮細胞比較厚實,這些鹽沒有立刻對絲線寄生菌產生任何可視的影響。過了足足半個小時,絲線寄生菌才略微出現了缺水卷曲的現象。

    但是這種缺水情況沒有繼續惡化,而這時滾卻提醒主角,被感染的兵蟻也出現了脫水的跡象。x33xs.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