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錦詞

第30章 論科製(2)(2/2)

    “於下,連我一個局外之人都看得出這份黃榜的問題,官家壓的住一時,壓不住一世,等著z這些文章成冊示人後,到時或是賄考,或是泄題,或是總會有一大堆證據十足的名目的等著大人,林家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流放三千裏,最差就隻有血染正陽門了。”

    方之霖垂下視線,低語道:“有人要借科考,將林家置於死地!”

    他不敢深想,每逢省試,除主考官外還有副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十八人,考生答題後要先將墨卷上交統考官,經過“糊名”、“謄錄”後由讀官校對,之後才由主考抽簽分配與各位同考薦卷批“取”,這之後的卷子才會送至主考手中。要真是如她所說有人利用科考生事,這其中牽連的官員少則二三十人,一旦東窗事發,到時葬送的可就是數千人,甚至上萬人的性命!

    誰,有這麽大的野心,又有這麽大的膽量!

    “官家年過花甲,太子之位早早就已冊封給了皇長子,官家立儲,按理這是穩固江山之舉,你回了昌平也有幾年,大人既器重你,應當同你講過一些朝堂中事,太子係嫡係長,人又敦和寬厚,寡欲無爭……”

    這樣的人若為人臣,當是愛民如子的賢良之才,若為帝王,則少了城府謀略,再加上外戚勢大,遲早淪為外人手中的棋子!

    不需把話說的太明白,方之霖聽懂了她的言外之意。

    “自老太爺後朝中右相的位子一直空缺,如今的左相紀泉嵩是皇後娘娘的同族叔父,前朝和後宮相互勾連,紀家已然掌了半個天下,官家要大人入樞密院,是有意讓林氏一族與其背後的關係網與紀家抗衡,避免外戚勢大!”

    “不止,邊境穩固了六十多年都不曾禍亂,怎麽會在這個時候突然發兵,又像小孩子過家家似的,挨了個不痛不癢的打就立馬撤兵?”

    “所以遼人發兵是假,為宗家軍名正言順回朝提供借口是真?”方之霖臉色發白,“難怪這群人敢……如此的膽大包天!”

    林映安笑了笑,很滿意能直接反應到事情關鍵,“禁軍統領紀泓陽,當今左相之子,如今官家複用林家,又急召鎮北大將軍回朝,無論在官家眼中是何意,總有居心不良者會將這事與換儲聯係在一起,所以才會狗急跳牆。”

    “林家和宗家一文一武,猶如官家的左膀右臂,如今看來,有人想斷官家臂膀,大人就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人陷害!官家一向聖明,怎會看不出……”

    “未必就看不出,隻不過官家年過花甲,有些事情怕是力不從心,不然不會之前打壓了林家這麽多年,現在又想要複用。”林映安苦笑,“若是官家正值盛年,這群人又豈敢這樣無法無天?他們敢這樣做,自是有敢這樣的底氣。”

    沉默的舒口氣,她又說道:“再說大人也不是全然沒有準備,否則老夫人怎麽會在牢中屈辱的投繯自盡,無非就是想以自己的死提醒一下背後之人,西邊兒還有個盧家在…...”

    權勢向來就是雙麵刀,居於高位的人,在外人眼裏自然是風光無限,但藏在風光霽月下的暗流湧動又能有幾人知曉?

    君與臣之間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是一場智慧博弈,講究的是勢均力敵,生逢太平,皇權越穩固,世族手中的權利就越燙手,林家人無疑是聰明的,懂得什麽時候退場才能最大的保全自己。

    在一個個世家大族風光無限又潦草謝場之後,林家還能在這波詭雲譎的昌平城裏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說明一切。

    。您提供大神三文不吃魚的織錦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