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國

第93章 問對(1/2)

    年輕的皇帝呦,你丟的是這把金斧頭還是這把銀斧頭?咳咳,就這樣皇帝開始了他的迷弟生涯。

    “陛下,可知何為聖人?”。

    “這……“,皇帝沉思片刻後,說道:“春秋魯國大夫叔孫豹引自《左傳》記載:魯大夫叔孫豹回答範宣子問什麽是死而不朽時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也就是說,想成為聖人,就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不錯,陛下所言也正是我儒家先賢所倡導的,也是我儒生畢生所求”。

    “立言、立德、立功朕自是明白,隻是薛師何故……“,皇帝有些困惑,不知道為什麽會說起這些?

    ”陛下,著書立說傳播聖人之言於後世,德操教化萬民知禮明節,懂善惡對錯是非黑白,仁者愛仁,仁人誌士輔佐聖人君主共同建造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世界,一個真正的王道樂途,這是我輩儒門弟子的畢生夙願,也正式陛下心中之所困惑”。

    皇帝聽了也頗覺的有理便說道:“是啊,薛師你說的太對了,朕一直苦惱於如何治理國家,與民休養則國庫幾近入不敷出釀成慘劇天下動蕩,如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薛雲卿寬慰道:“此非天子之過錯,乃是世有奸邪,不能理解陛下的雄心,下不能體恤百姓艱難,正因為這些奸佞國朝才有今日之困局啊”。

    “好在我聖天子得上蒼庇佑,祖先有靈,又有四方忠勇之士用命,文臣安邦方才能掃清寰宇”。

    “陛下如今天下之局勢是該大破大立,先破後立,如此天下百姓之幸,社稷之幸啊”。

    皇帝迷糊了,不由問道:“何為大破大立?不知又該如何先破後立?”。

    “敢問陛下,天地可有心乎?”。

    “薛師所問,可是那張載《詩書》之言:“天無心,心都在人之心”。

    “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則以生物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Lωxδ9.org

    “所以“天地之心”,是故“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仁民愛物之心。不知朕所言可對“,皇帝頗自得,昔日讀的書今日全用上了,能與這樣的世間大儒,能人幹材說上幾句心裏很舒服。

    “吾皇聖明,天子聰慧過人,天下之幸啊,天地有心。這是由於人的存在和其生活的各種需求,天地萬物便具有其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天地萬物以人為價值源,人對天地萬物具有愛護的義務和責任。天地萬物與人同為一體,故而人應有仁民愛物之德,和生、和處之道,遵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之法則”。

    皇帝點點頭,俺也一樣想的。

    “如此天地萬物與人都期訴誠,誠為天道,思誠為人道。天地萬物與人類心心相印的親情紐帶,深刻揭示了自然萬物與社會人生、宇宙天道與人道價值、轉天心為人心與轉人心為天心的相互交感的仁道,此乃大道形之上學”,說完薛雲卿臉上紅光湧現,仿佛立即就要得道成聖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