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838章 量子通信塔(1/2)

    “陳教授,周部長,你們終於來了!”

    看到陳諾和周正峰到來,量子通信攻關小組的負責人樊希倫院士滿是驚喜。

    自從陳諾提出了量子通信的的各種問題和解決方案後,至今已經有三個月了。

    他帶著團隊的數百號人沒白天沒黑夜的研究,終於在一個禮拜前將通信設備給研發出來了,可陳諾竟然閉關了,這就讓他很心焦。

    此刻見到陳諾,心中自然是激動的。

    “樊院士,辛苦了。”

    “陳教授,這邊請!”

    樊希倫院士擺了擺手,帶著兩人朝著實驗室而去,此刻的實驗室內已經聚集滿了人,看到陳諾過來,紛紛打著招呼。

    “陳教授,這就是量子通信設備,我們稱之為量子通信塔!”

    樊希倫院士指著兩台設備說了一句。

    兩台設備從外表看和金字塔有些類似,隻是這個金字塔的塔尖是平的,邊長和高度大約都在三米,在塔尖的部分有一個類似的……天線。

    “陳教授,請看這邊!”

    陳諾看了十幾分鍾後,樊希倫院士輕聲叫了一聲,打開了實驗室的全息影像,一台量子通信設備出現。

    樊希倫院士操作了幾下後,整套的設備開始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電子元器件。

    “陳教授,這一部分是製造量子的設備,主要是為以後的遠距離複製量子準備的……”

    “這一部分是信息刻入設備,將傳遞的信息刻入量子之中……”

    “這一部分是量子檢測人設備,主要負責量子傳遞信息的檢測和解密……”

    ……

    “最後這個天線則是將量子傳遞的信息轉變成電磁波的形式,因為目前的通信設備無法完成量子的解密和通信,隻能先轉化後再接收……”

    樊希倫院士介紹著一個一個電子元器件,雖然隻是一句話,但其中的技術難度和製造難度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地球最複雜的,光刻機在這台設備麵前就是個小弟弟。

    量子隱形傳輸的難點有兩個,一個是完美複製一個粒子,第二則是量子態的測量,因為一旦測量就會破壞原有的量子態,量子態遭到破壞,信息的傳輸就失去了意義。

    如果不是陳諾的,這兩個難點不說五十年了,二十年內絕對不會有突破。

    如果不是天工項目組的技術有了突破,製造出了高精度機床,即便技術突破,也無法製造出來。

    如果不是鸞鳥,他們連測試的實驗場地都不可能有,畢竟這玩意號稱是鬼魅似的遠距離作用,沒有足夠遠的距離,測出的結果一定是存在偏差的。

    “陳教授,目前來說,我們采用是在地球做好量子的克隆工作,讓設備攜帶一些量子,然後送到遠距離的地方,後果就是一旦攜帶的量子用完了,那通信就失去了作用,目前克隆的量子可以保存一年的時間!”

    陳諾沒有說話,但周正峰卻是愣住了,好奇的問道:“樊老,您的意思是這玩意就是一次性唄!”

    “不是的。”

    樊希倫院士笑了一下:“周部長,我隻是說攜帶的量子用完了就沒用了,不是說整台設備沒用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