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787章 牛逼Plus的原點期刊(1/2)

    “好的,洛總!”

    眾人瞬間將目光看向了說話的楊晉身上。

    “陳教授,諸位同仁!”

    楊晉打開了ppt,站了起來對著眾人說了一句:“我們原點期刊可能是未來科技旗下所有項目組和實驗室中盈利最少的一個實驗室了。”

    不待眾人反應,楊晉點開了ppt的下一張,一行行數字展現在眾人眼前。

    “去年一年我們共發刊16期,每月一期,陳教授的物理大統一、伏赫然的規範場等都是加刊的,共計銷售3898萬本,銷售額58.5億,淨利潤47億元。”

    眾人看著數字,在看著楊晉的匯報,倒吸了一口涼氣。

    看向楊晉的眼神都不好了。

    特麽的,這就是你說的盈利最少?

    銷售額45億,淨利潤37億,淨利潤率為80%,這已經吊打99%的行業了。

    國內上市公司三千多家,超過30億利潤的公司也就100來家,你都超過97%的上市公司了,你還想咋地?

    不看利潤,隻看銷量,那也是讓眾人震驚不已。

    16期,賣了3898萬本,平均每期賣了243.6萬本,試問哪個學術型的期刊能做到這個地步?

    全球所有學術性期刊加在一起,可能都沒有原點賣的多吧?

    他們都想不通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買原點期刊,要知道原點的學術那都是極其有影響力的,難度也很大,普通的博士畢業都看不懂吧。

    全球800萬博士,如果按這個數據看,一人才5本不到,況且還有很多人買著回去做紀念的呢。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單以銷量看,我們原點是全球所有學術性期刊的天花板,沒有之一!”

    楊晉說這話的時候鏗鏘有力。

    雖然震驚盈利和銷售,但眾人更關心的則是原點期刊的影響因子。

    一本學術性期刊的影響力,或者說權威性可不是以銷量來算的,而是影響因子算的。

    影響因子就是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例如,a期刊在過去兩年共發表論文200篇,被引用的次數1236次,影響因子=1236/200=6.18。

    “諸位,剛剛進會議室之前,國際統計機構發給我的最新消息,原點期刊整體的影響因子為……82.228!”

    果然,在眾人的期待下,楊晉說出了一個數值。

    嘶!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眼中滿是驚駭。

    陳諾都不禁坐直了身體,如果說原點期刊的銷量和銷售他不怎麽在意的話,那麽此刻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雖然原點期刊的誕生是為了和極大國際頂級期刊對著幹,但他也希望國內能出一個國際頂尖的影響因子的期刊。

    當年的種下的小苗子,現在終於長成參天大樹了。

    “楊、楊主任,今年的影響因子計算方式改革了嗎?nature和science是多少?”

    有人迫不及待的問了,實在是楊晉所公布的數據太驚人了。

    他們要是沒記錯,去年排名第一第二的nature和science也隻有五十多而已。

    “不要急,我先把其他板塊的影響因子匯報一下!”

    樣晉嘴角掛著微笑,顯示出此刻他的心情應該很是不錯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