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645章 九代激光聚變,雲泥之別(1/2)

    “林院長,我希望你能主抓這項工作。”

    馬瑞光聽完幾位教授的話後沉聲對著林書恒說了一聲,而後又道:“一會兒我會向上麵匯報,給你們提供一切需要的資源;

    經費、人力、場地等等都優先滿足,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搞出來,這其中的意義你應該很清楚!”

    林書恒雙眼一凝,西南和東南兩地的動靜到他們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自然知道馬瑞光話中的意思。

    另一邊,酒店內的陳諾吃了點東西後,又進入書房之中,開始整理今日點火時簽到獲得的第九代激光聚變的資料。

    隻是看標題,陳諾的內心都已經高興到起飛了。

    昨天簽到獲得了改良的低雜波加熱係統,今天又獲得了激光聚變技術,前者屬於輔助加熱,後者屬於主力加熱裝置,前者是彌補後者在加熱時的時間問題、穩定正等等問題。

    花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陳諾將這項技術給大致的掃描了一遍,當他看到激光器數量為512個時,整個人差點沒跳起來。

    激光聚變全稱為激光核聚變,是以高功率激光作為驅動器的慣性約束核聚變,主要的功能是利用高功率激光器點燃聚變材料。

    這個要求激光器的能量就必須大於1億焦,這在技術是很難達到了,從64年提出到72年,用時9年的時間才得以解決。

    自此激光聚變成為與磁約束聚變平行發展的研究途徑。

    激光雖然解決了點燃等離子體的問題,但它的難度極高,單個激光器能量太低無法點燃等離子體形成的小球,且受熱布局均無法向球心坍塌,最好的就是多個方向一起用力使等離子體小球形成坍塌。

    如果多個方向受力,那就需要多個方向的控製極其精準,任何一點點的偏差都導致無法點燃,現階段技術領先最高的是m的nif,192個激光器集中,稱之為第四代。

    而陳諾獲得第九代有512個激光器,足足是nif的2.67倍,而夏國的神光3號也隻有32個,下一目標是48個,差距之大,雲泥之別。

    激光器的數量越多,能量越大,點燃等離子體的時間越短,輸出的能量越少,但意味著技術難度越高。

    “如果用第九代激光聚變加上第三代低雜波輔助加熱係統,整個可控核聚變的輸入能量為原來的……”

    陳諾自語了一聲,打開電腦手指在電腦上飛速的劃過。

    “一號,幫我用超算驗證一遍,匯報結果。”

    十幾分鍾後,陳諾停止了動作,對著電腦說了一句。

    下一刻,遠在數百公裏外的洛京的未來超算空出的算力運轉了起來,這一異常狀況立刻被超算的監控人員發現了,但他們隻是詫異,過後就再也沒有人去看了。

    因為那部分空出的算力是陳諾教授親自留出的,除了陳諾外,沒有任何人能調動,如此的異狀也隻有陳諾能調動了,他們在好奇到底是什麽陳諾調用超算。

    “教授,按照您的模型和數據,以等離子研究院的east裝置模擬,最終能量輸入為15.6mw,為原輸入能量的27.86%;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