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566章 意外之喜(1/2)

    “咦?王承德教授和秦奮教授也進入初選名單了?”

    吃完飯後,回到辦公室的陳諾看著兩院院士的初選名單,中科院的數理部的初選名單中,竟然有兩位他比較熟悉的來兩位教授。

    秦奮是粒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主要成果是在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測得theta13角。

    王承德是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主要成果是拓撲相變,拓撲絕緣體、拓撲超導體和拓撲金屬等是凝聚態物理的最熱門的研究。

    陳諾從網上找到了兩人的研究成果又慢慢的翻看了一遍,他的眼中充滿了古怪的神色。

    獲得係統後最先接觸的兩個教授就是這兩位,而這兩位目前的研究成果很有意思,秦奮的研究未來的領域很可能未來還可能導向量子計算機的研究。

    而王承德的研究與核裂變、聚變、貝塔衰變等有關,未來有可能與可控核聚變有關聯。

    陳諾很清楚的感知到,按照係統現在的發展,未來量子計算機和可控核聚變這這兩技術必然會出現。

    如果得到這兩位教授的幫助,那麽一定會事半功倍的,這一切都像是係統安排好的一樣。

    想完這些事情後,陳諾依舊是花時間將兩院初選名單給仔細的看了一遍,一來是想看看有沒有熟悉的人,例如華清數院的趙元等幾位關係密切的教授。

    二來是想看看入選人員所取得的成就,順帶給幾位學生找找學習資料,他雖然在數學、材料、能源、信息等幾個方向很牛逼,但還沒有自認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更何況是這些過了初選了的院士候選人。

    看完中科院的191名初選後,就隻有王承德、秦分兩名熟悉的物理領域的教授進入了數理學部,對趙元等教授沒進入陳諾深表遺憾。

    一直到了晚上吃完飯的時候,陳諾又將工程院初選的152人的成就篩選了一遍。

    工程院的初選名單中又有幾人讓他驚訝了,第一個是未來科技實驗室鋰硫電池項目組的副組長張躍齊、沈元星、齊濤三人。

    這三人先是協助陳諾搞出了鋰硫電池,而後又攻堅搞出了鋰空電池,雖然有鋰硫電池在前鋰空電池商業化意義不大,但在航空航天等其他領域確實極其優秀的存在。

    第二個讓他驚訝的是千度的老總李宏,也被提名到工程院初選名單中了。拋開網友們說的“品行端正”這些反對意見,但單從貢獻角度看,李宏絕對是夠了。

    m媒體《哈佛商業評論》公布“全球最受關注的十大ai領軍人物”,李宏位列第三,夏國唯一上榜的企業家,別成為“中國ai行業的啟蒙者與設計師”,提出的ai三位一體標準極大的促進了產業的升級。

    初選過了不一定會入選,還要經曆評估、終選等程序,最終入選不超過80人,淘汰比例極高。

    從近五屆的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院士的時間看,普遍子啊10-12年,也就是需要參加5次,因為連續三屆沒能入選後,第四次必須中停一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