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476章 被係統坑了(1/2)

    動力係統—鋰硫電池;

    骨架係統—高強度輕型合金鋼;

    感知係統—紅外線、雷達;

    操控係統—虛擬頭盔;

    ……

    陳諾將動力裝甲上的十套末端係統寫了下來,對應的解決技術也寫了下來。

    看到這裏,陳諾恍然大悟,動力裝甲所需要的一些東西基本上都已經在前麵抽取的獎勵中完成的差不多了。

    他一直有種感覺,係統在下一盤大棋,原來是為機甲準備的。

    有著精確的圖紙和技術資料,隻要將他零部件做出來,剩下的就是組裝的問題。

    陳諾仔細的看著技術資料,思索著現在還有什麽要準備的。

    又是個把小時後,陳諾對整個裝甲有了一個很好的了解。

    整個係統中,他最感興趣的就是維生係統了,這套係統是如何讓駕駛員加速時抗過載、吃喝拉撒、滅火、逃生等等。

    這套係統中其他的功能都是其次,但這個抗過載卻是極為重要的,不僅能用到機甲上,更是能用到戰機、宇宙飛船之上。

    受過專業訓練的飛行員能承受9個g的負荷,特技飛行員最大承受12個g,這已經是極值了,再高就會出現黑視等生理反應。

    負荷9個g是什麽概念,大型過山車在俯衝的瞬間,負荷是2.5-3g之間,9個g相當於承受自身9倍的重量。

    但係統給的抗負荷服竟然可以讓飛行員正常承受15個g,瞬間加速3秒內承受16個g,這要是說出去直接打破所有航天人的認知了。

    看到這裏,陳諾心念一動,既然維生係統有抗負荷裝置,那就說明這套機甲是可以飛的,否則在陸地上再怎麽快也不可能用到抗負荷服。

    想到這裏,陳諾再回過頭去看整個機甲的設計圖,慢慢的他發現,這套高達三米多的裝甲在雙掌、肘部、膝關節、背部、腳心的地方中間是中空的。

    這就說明這裏麵應該是有讓裝甲飛行的推動係統的,隻是這套裝甲係統沒有給而已。

    這麽小的空間,用什麽推動器?

    如果用火箭、飛機等的發動機,那就需要增大裝甲的體積,但體積增加,重量就增加,需要攜帶的燃料就增加,如何達到平衡,這也是個問題。

    如果是外接發動機,在戰鬥中受損了也不行,唯一的方法就是將發動機內嵌在裝甲內,這就需要發動機小型化。

    想了好一會兒,陳諾才在紙上寫下霍爾推進器、離子推進器等;

    做完對裝甲的梳理工作後,陳諾又開始思考以現階段的技術,哪些還需要彌補。

    第一就是動力係統了,雖然現在有鋰硫電池,但還遠遠不夠,按照描述一個100千瓦時的電池,裝甲達到極限狀態時,頂多20分鍾。

    但這個可以用外掛電池倉來解決,行動中用電池倉,到達目的拋棄電池倉,用自身的電池戰鬥。

    在他的腦海中對現有的能源係統一一排除,最後寫下了鋰空電池、小型可控核聚變等幾個備用選項。

    其次是,機甲零部件的精度問題。

    以機甲的圖紙和要求看,隻有公差等級達到it2的機床才能真正做出一套合格的機床。

    因為機械臂所需要的齒輪咬合裝置的精度要求極高,精度不夠,動作偏一些,都可能造成很大的誤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