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361章 解決困境(1/2)

    “程總,16%的占有率還差多少?”

    陳諾開門見山,程東微笑的臉色猛然一滯。

    若不是問話的是陳諾,他絕對會認為對方是來看他們笑話的。

    “陳教授,我就不瞞著您了,目前隻有8%,還差8個點,現在增長極慢。”

    程東很是無奈。

    存量用戶升級空間正在急速的萎縮,而新增市場又被卡住咽喉,友商又在裝死,所以很難。

    友商不配合的原因無非四點。

    一是他們不願意將自己的“命運”交給華為,穀歌能卡華為,華為自然也能卡他們,特別還是生死搏殺的競爭對手。

    二是國內手機製造商害怕被m政府製裁,現在華為還是m製裁名單上,友商若是使用鴻蒙,很大可能也會被m製裁,他們不敢賭。

    國內的幾大廠商手機出貨量占全球的50%,更是占據了阿三的70%市場

    若是因為使用時鴻蒙被m製裁,那絕對會讓海外市場遭受重大打擊。

    三是國內手機製造商害怕被m企業打壓,像穀歌、臉書、推特等企業開發的軟件很受人歡迎,若是無法使用這些軟件,消費者自然不會購買。

    這就好比,兩部手機,一部可以使用微信,一部不能,在夏國大概率會選擇能使用微信的手機,因為是和我們的日常是一樣的。

    國產手機在海外也是一個道理,穀歌能禁止華為使用他的軟件,那也能禁止友商使用。

    四是國內手機製造商害怕鴻蒙難以建立有效的“生態圈”。

    開發手機係統真的難嗎?

    答案是否定的。

    智能手機出現至今,諸如android、ios、windowsphone、symbian、blackberryos、webos、windowsmobile、harmony、freemeos等等。

    為何市麵上隻有蘋果和安卓兩大主流係統?

    連諾基亞的symbian都掛掉了,順帶將自己給拉下馬了,為什麽?

    因為一套係統能否推廣生態圈最重要。

    生態圈好比是一塊沃土,各種軟件就是種子。

    鴻蒙活下來,就得各大軟件廠商的支持。

    但這又涉到極大的風險問題,開發軟件成本很高,若是為鴻蒙適配了,萬一安卓和蘋果兩大廠商聯合打壓,不讓他們的app在android、ios手機上使用。

    而鴻蒙又沒發展起來,那他們就徹底的完犢子了。

    微信兩個版本,一個是安卓的,一個ios的,兩個版本沒辦法互通。

    鴻蒙是一塊新的土地,需要各大app來適配,建立自己的生態圈,徹底打破封鎖。

    國內友商們用鴻蒙就要承受被打壓的風險,不用又肯定得承受國人的唾棄,所以既不公開支持也不公開反對,就是裝死。

    即便他們將鴻蒙的核心架構上交給了國家,由國家把控,雖然解除了被華為卡脖子的風險,但國外各大公司的軟件限製風險還是存在,海外市場依舊會遭受重大打擊。

    除非國家出手,強製各大廠商安裝鴻蒙係統,但這又違背市場經濟的原則。

    更何況,國家出手了就一定能行嗎?安裝了鴻蒙的手機沒有軟件,他們會買賬嗎?

    要將安裝和ios的限製進入夏國,這可能嗎?

    所以說這基本是無解的。

    “程總,我若是說能有方法解決你們這個困境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