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賣小哥,簽到三年後無敵了

第232章 國策之後的大秘密(1/2)

    “我醜話說在前麵,實驗室做什麽,我說了算,你們兩大部委誰都不可以插手,包括你們的上麵也不行,能做到,咱們就簽字。”

    “行!”

    “可以!”

    兩人很是痛快。

    對於nsa和工信部所占的股份,這事也是他和洛青詩商量的結果。

    國內這種情況,找個政-府的靠山會好過很多。

    特別是工信部,以後他研究出來的專利,還是得先滿足國家需求,跟c3材料類似的處理方法。

    所以還不如現在能坑一點是一點。

    至於nsa,他記得過完年來京都的路上,負責護送他的特別處隊長張柯曾說過,特別處每年有幾十上百戰士為國犧牲,而且還不能公布出來。

    這個股份的回報也許能提高那些為國家默默付出的戰士們的撫恤金吧,他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

    確定好股份和權責利後,眾人商討了一翻後,最後確定百望山附近的一棟大樓。

    無論是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都十分符合陳諾的要求

    而且百望山離華清隻有十一公裏,開車也就二十分鍾,很是方便。

    定下來實驗室後,洛青詩便給周正峰和沈南倒了一杯茶後便離去了。

    “周部長,現在說您的事吧,什麽事你不能電話裏說,還要親自跑一趟?”

    看著離去的洛青詩,周正峰暗自點頭,隨後臉色嚴肅了起來。

    “陳諾,你知道國家這幾年為什麽一直大力支持風能發電、光能發電嗎?”

    “你知道為什麽會對新能源車企補貼嗎?”

    “你知道為什麽我們要研究特高壓輸電技術嗎?”

    “知道為什麽要做一帶一路的計劃嗎?”

    “你知道為什麽國家會對一些低端汙染企業做供給側改革嗎?”

    “你知道國家為什麽大力推廣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嗎?”

    “你知道國家為什麽會給各大企業發放碳排放指標嗎?”

    “你知道國家為何急於在18年前完成工業化的布局?”

    ……

    周正峰一連串的問了十個問題,陳諾有些疑惑,這事和他有啥關係?

    難道和昨晚他問國外新能源汽車的事情有關係?

    辦公室內,三人沒有說話,陳諾心念急轉。

    過了十幾分鍾後,周正峰又道:“京都議定書和巴*協定。”

    驟然聽到這兩個協議,陳諾腦中如驚雷炸響。

    “你是說碳中和是個陷阱?”

    周正峰臉色沉重的點了點頭,對陳諾的迅速反應有些驚訝。

    這兩項協議都是由歐盟發達國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簽署的協定和安排,要在本世紀將氣溫升高控製在2度內,碳中和概念便由此提出,同時出現的還有碳達峰的概念。

    所謂的碳中和就是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或者溫室氣體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等方式,形成零排放。

    碳達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之後不再增加,最後形成負增長,讓二氧化碳含量回到工業發展之前,這樣地球環境就得到了保護。

    他們計算出全球每年的排放二氧化碳的含量為400億噸左右,便按照這個基礎給各個國家分配了碳排放指標。

    但這個世界發展是不平衡的,發達國家早就完成了工業化,爬到了科技巔峰,二氧化碳排放的少,指標用不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