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偏門

116民族資產解凍之騙局(1/2)

    趙芒所說的國民資產解凍,其實就是一直到現在,2019年,都還很流行的一種騙局,也叫民族資產解凍。

    這個騙局最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

    發展到如今,早就變得五花八門了。

    更多是結合傳銷,以返利作為誘騙,並且加上一些保密性的條約,讓心存貪婪之人,將錢砸進去,還為其服務,卻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經上當受騙。

    什麽“全國民族資產解凍委員會”、“中華民族扶貧基金會”、“中華民族基金會”、“梅花協會”、“中華民族愛心基金會”、“精準扶貧項目”等等,目前國內至少有上百個這樣的野雞機構,其實都是民族資產解凍衍生出來的騙局。

    到如今,這個騙局依舊流行猖獗。

    受騙的,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

    此時是1984年,趙芒對三叔所說的民族資產解凍,還處於萌芽發展的狀態,甚至都還不是很流行,沒多少人知道,更沒有發展到如今這樣五花八門。

    他們這個騙局,不涉及傳銷,隻涉及返利,讓受騙者以為隻要投入很少一部分的錢,就能得到很大的利益。然後讓他們上當受騙。

    不過當時,三叔對這個騙局卻還一無所知,因為他平時並不怎麽關心國家大事,甚至都沒想到,有些騙子竟然會去關心國家大事,然後再利用國家所發布的權威公告來進行詐騙。

    他本以為,騙子行騙,都是像他們這樣的,隻是用套路設局,然後去裝魚入籠,而不會牽扯到更高層次的東西。

    可當趙芒對他詳說了一遍這個民族資產解凍的騙局的大體框架之後,又將南方日報的具體文件公告拿給他看,三叔當即就感到大開眼界,覺得最初設計這個騙局的人,肯定是個天才!

    這個騙局雖然很簡單,但是卻依靠權威發布,能夠輕易取得被騙者的信任!

    而不需要做局,反複放誘餌,反複給甜頭,才能讓受騙者上當。

    這個騙局隻要將權威的東西做得足夠逼真,然後在將權威的東西我往被騙者眼前一放,肯定就能取得信任!

    隨即,孫國慶又拿出了一籮筐東西,對三叔說:

    “這是美國花旗銀行的存折。”

    “這幾個是權威公章。”

    “這些是國家刊登在報紙上的權威公告。”

    “這是國家民族資產解凍發布會上的錄像帶。”

    三叔看了,目瞪口呆,說道:“你們已經準備了這麽多道具了啊?”

    黃歡抽著煙,說:“自然,這些道具都是民族資產解凍這個局最基礎的東西。”

    “咱們現在就差一條大魚。”

    “至於具體布局,我們也還沒商量好,這得因人而異,我們就想著,等找到了大魚,再具體布置。”

    三叔聽了這話,點點頭,也覺得有道理。

    隨即又問:“你們打算以什麽身份出現在大魚麵前?”

    趙芒彌勒佛一般地笑眯眯,說道:“這個我們也還沒商量好。”

    “要不就說是常某人的私生子?”

    “常某人飛去寶島,沒把我帶上,隻留了一本一千萬美元的存執給我,要我在這邊蟄伏,發展下線,可是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在花旗銀行的資產都被美國佬凍結,如今有機會解凍,但是我已經身無分文,隻要你們借給我幾千塊錢的解凍手續費,等我將錢拿出來,十倍奉還給你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