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羅斯

第七百五十四章 亞裔記者(1/3)

    離開威尼斯,墨菲沒有回洛杉磯,而是帶著整個劇組奔赴加拿大,參加在9月1日開幕的多倫多電影節。

    雖然《聚焦》不可能再參與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去角逐人民選擇獎,但多倫多電影節向來是美國電影的後基地,這裏口碑大爆的影片對北美觀眾和即將到來的頒獎季的影響更加巨大。

    如果說參加威尼斯電影節是為了針對天主教的話,那墨菲帶著影片來到多倫多電影節,則是真真正正為影片的宣傳和口碑製造聲勢。

    《聚焦》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贏得一片讚譽,在如今這個互聯網高度達的時代,爆炸的口碑早就傳到了北美。

    作為影片的行方,二十世紀福克斯總共為《聚焦》在多倫多電影節安排了十個場次的放映,從放映的第一場起,就場場爆滿,即便墨菲和斯坦頓黨徒沒有出現的後麵幾場,上座率也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在影院行業,這樣的上座率也可以劃歸到百分之百的行列中。

    多倫多電影節的第一天,《聚焦》總計放映了三個場次,即便是開幕影片《模仿遊戲》也在同期放映,口碑似乎也很不錯,但是媒體、專業和觀眾的口碑上麵,都完全被壓了下去。

    尤其是北美的主流媒體,剛剛與天主教打完一輪嘴仗,新仇舊恨還在心間,現在一部質量相當不錯的揭露天主教醜聞的影片問世,一個個的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爭先恐後的站出來力捧這部影片。

    “《聚焦》如果換一個導演,這個故事也許會被拍成英雄主義高大的背影,但在導演墨菲-斯坦頓手中,偉業被做了減法,這是一部沒有主演的影片,故事才是真正的主角,這是一部沒有炫技的影片,剔除繁雜的拍攝技巧,配樂也基本隻有鋼琴曲,就連此類型常有的激烈戲劇衝突,也少之又少。這種冷峻克製的表達,更具有無聲處聽驚雷的震撼效果。”

    ——《洛杉磯時報》

    “能出產這樣的電影,我覺得是好萊塢的幸事,因為如果遇見庸俗的導演,整部電影必會增加許多戲劇性橋段,電影也恐怕已是另外一種基調。所幸這是一部墨菲-斯坦頓刻意做了減法的電影,沒有過分的煽情,沒有激烈的節奏,沒有用力過猛的音樂。隻有真實的事和低調的場景處理手法,一切都是中肯地將整個事件陳述出來,讓觀眾思考媒體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何為新聞價值等一係列問題。”

    “導演墨菲-斯坦頓所選的命題是宏大的,也許我們還不能體會其中的利害,對於有著宗教信仰的國家來說,單個神父侵童事件不足以聯係起信仰這個沉重的命題,可想想最後統計出來的數字以及可以推論的範圍,這一件件駭人聽聞的事足以摧毀信仰。”

    ——《紐約時報》

    “《聚焦》很棒,不是那種浮華,誇誇其談的片子,裏麵的記者們也是這樣,他們是能把腦袋紮進水中去幹實事的人,這部片子又是那麽自信、精巧、令人滿足,導演墨菲-斯坦頓找到了一種豐富、吸引人卻又平實的方式來刻畫記者的基礎工作,通過檔案櫃和複印機傳達出這樣的觸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