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晟九叔

第二十八章 徐家鎮的“一期房”(2/3)

    這在黃晟看來,簡直是無法接受的。於是徐家鎮舊城改造工程就開始了。

    村村通工程結束,讓黃晟的資金支出沒有那麽緊張了。他花費了重金,將主幹道上一些危險破舊的民房還有一些不符合黃晟標準的“違章建築”給收購了。

    收購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一些大戶人家不肯出售,黃晟就威逼他們,不出售也可以,但是必須加入後期的改造工程,相關費用自己出。

    有些大戶人家同意了,而有些人家隻得無奈將自己的房屋,賣給大帥府。

    大帥府出價公道,這些賣房的人家倒也不會太過心疼。

    大量房子收購到手後,黃晟做的事情,就是成立了拆遷大隊,又吸納了一批勞動力。

    不過由於之前資金的大量消耗,拆遷大隊的工資就不是日結了,而是統一成了月結。

    經過前麵幾次事件,大帥府在民眾的威信度日益增加,所以,拆遷大隊的新員工,除了幾分牢騷,就默認了這個結算製度。

    當然,照樣包吃。

    黃晟手上沒有幾個心腹了,幹脆就把黃府的老管家李伯派去擔任這個拆遷大隊的隊長。

    李伯雖然有一定年紀了,但是經驗豐富,薑還是老的辣,去了沒多久,就把拆遷大隊的大權牢牢抓在手上,開始執行黃晟的命令——拆遷!

    大量的舊房被拆遷大隊強製拆掉,拆遷產生的建築廢料,全部被運往鎮外連接陳村的洋灰路附近。

    在那裏,一群從外地招聘而來的泥瓦匠和本地招聘的勞動力已經等候多時。

    在通往陳村的洋灰路兩邊的土地,早已經被黃晟購買,黃晟讓泥瓦匠他們統一平整地麵,打好了地基,然後拿著這些還可以使用的建築廢料,開始建起房子來。

    房子按照黃晟的規劃,都是統一方正結構,兩房兩廳,配帶一個廁所,另外後麵還有一個不大的小園地,這是為了方便華夏居民自古以來,就有的門前門後種菜習慣。

    人多力量大,拆遷大隊拆房送建築廢料,泥瓦匠建房消耗建築廢料,兩者形成了一種互補的結構。

    隻是隨著拆遷和建築的同步進行,黃晟又發現了另外一件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了。

    磚塊這類建築材料,不夠用了。

    老是從外地采購磚塊這些東西到底成本過高,在手下人的建議下,黃晟考察了整個徐家鎮後,在三田村選址,成立了徐家鎮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燒磚廠,依靠任家和黃家的人脈,從省城重金聘請有經驗的老師傅和購買設備。

    其實說的好聽,其實就是一個手工作坊。

    黃晟手上已經沒有可用之人了,就直接把任命權交給了黃百萬。黃百萬考慮了一下,任命了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當廠長,又在自己的商業網絡中,挑了一個忠誠可靠的生意手下,去輔佐他。

    對此,黃晟並無任何意見。

    他隻是想要整個徐家鎮走上良性循環,可以給他提供助力,不要像現在一樣,占用他大量的寶貴時間。

    隨著這個手工作坊的運行,三田村大量的人力被吸納。

    一段時間的運作後,燒磚手工作坊順利出產大量的磚塊,磚塊被徐家鎮各地的建築工程采購,這個手工作坊走上了良性循環,不再需要讓黃晟給它供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