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左胖子

630 藤壺(1/2)

    其實,陳慶生也很在意那兩頭座頭鯨。

    十多年的捕魚生涯,陳慶生甚至比項陽更加看重那兩頭座頭鯨。

    項陽帶領船員們在海底的一次次豐盛,陳慶生認為,項陽弄來的那些先進潛水器材隻占一小部分功勞。

    真正的大功勞,還是屬於這兩頭座頭鯨的。

    隻是,先前看到那頭巨型烏賊凶猛的樣子,陳慶生是真的怕了。

    而且,陳慶生認為,那頭烏賊是完全有可能再殺一個回馬槍的,因為它走的時候從容不迫,甚至連墨汁都沒放。

    頭足類動物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的重點研究目標。

    烏賊便是頭足類動物的代表。

    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烏賊的智商高得有些離譜。

    曾經,有生物學家給一隻普通烏賊做了一個棉花糖測試。

    所謂的棉花糖測試,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社會學家們針對兒童做的一個實驗。

    實驗中,將孩子和棉花糖放在一個房間裏,並告訴孩子,若能在十五分鍾內不吃這個棉花糖,就能得到第二個更好的棉花糖,實驗中延遲滿足的能力展示了人類的認知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延遲滿足的情景。

    比方說,我明天要去吃海鮮自助餐了,那我今天就開始不吃飯了,把肚子空出來留著明天吃,就能夠多吃一點。

    生物學家們通過29隻普通烏賊為實驗對象,他們先將烏賊放在水箱裏連續喂養了五天,每天同時喂螃蟹和蝦,生物學家們發現所有烏賊都更喜歡吃蝦。

    第六天,生物學家們將烏賊分為兩組,一組早上螃蟹晚上蝦。

    另一組則早上螃蟹,晚上不一定有蝦,隨機而定。

    第一組很快就適應了,它們似乎知道,最美味的食物蝦每天晚上肯定來,在實驗期間它們吃的螃蟹越來越少,對蝦也越來越喜歡。

    而第二組,因為蝦是隨機供應,指望不上,所以它們不管每天也沒有蝦,都會食用相同數量的螃蟹。

    烏賊為了能在晚上吃蝦,寧可在早上少吃螃蟹挨餓,這意味著烏賊不僅能記住喂食時間表,還能把這個時間表納入到自己的未來計劃中,然後進行自我控製。

    這是非常可怕的。

    進食是動物的天性,而計劃是項非常複雜的行動。

    能夠對未來進行計劃,這意味著烏賊是具備有智慧的。

    而且烏賊的進化路徑幾乎與其它生物都不一樣,是一種科學都很難解釋得清的生物。

    連狐狸都知道裝死騙獵物上鉤,這麽狡猾的烏賊,會先假裝逃跑,然後再殺一個回馬槍的幾率非常高。

    “船長,還是再等等吧,座頭鯨皮糙肉厚的沒事,一會我們等確定安全了,再一起下去看看。”

    陳慶生不知道,項陽在水底下比在陸地上還要靈活,他一點也不放心項陽在現在這會下去。

    項陽搖了搖頭,“不會的,烏賊生性謹慎,同時麵對兩頭座頭鯨跟一頭鯨鯊,另外還有一頭虎鯨,它隻要一次沒拿下對手,就不會再與對手糾纏。”

    烏賊在海洋內絕對是一位常勝將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