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左胖子

552 瀕臨滅絕的罪魁禍首(1/2)

    大黃魚還叫愛國魚。

    1957年,當時鬧饑荒,很多人都吃不起飯。

    也是在這一年,舟山漁場的大黃魚年產量由常年的5000噸猛增到過10萬噸,增加了20倍的產量,當年由於缺少冷藏條件,江浙地區還號召全國其他地方積極購買品嚐“愛國魚”。

    此後的20年裏,大黃魚一躍而成為國民魚,成了美好富足生活的象征。

    哪怕是在非常內陸的家庭,在每年春夏之際漁汛到來時,也可以吃到冰凍的大黃魚。

    “做菜的手藝可以重複,但是大黃魚的滋味和曆史上相比,可能已經再難還原了。”李超歎了口氣,說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東海野生大黃魚資源已經枯竭,1957年的大黃魚二十倍豐收,其實是大黃魚盛宴的絕響。”

    項陽一臉慎重地點點頭,對李超的話表示讚同。

    大黃魚是一種能夠發出聲音的海魚。

    據岩龍村裏的老一代漁民回憶,農曆四月初到五月初,海邊大黃魚漁汛來臨時,近岸海麵上密集的大黃魚叫聲大到能把人從夢中吵醒。

    但在項陽的印象裏,這種大黃魚盛況從來就沒見著過。

    事實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東海的大黃魚就已形不成漁汛。

    到九十年代初,年產量更僅剩下數十噸。

    到1993年,曾經盛產大黃魚的舟山漁場更僅捕撈到27噸。

    “野生東海大黃魚雖然美味,但已經退出了普通人的餐桌。”項陽點頭道:“我上次在新聞中看見它們,那是真的天價,單條超大規格東海野生大黃魚的論斤價一般是重量乘以一千,例如總重2斤的大黃魚就是2000元每斤,總重4斤的大黃魚就是4000元每斤。”

    李超笑了笑,事實上,這個價格早就已經過時了,隨著野生大黃魚數量的繼續減少,現如今大黃魚的價格越來越貴。

    不過李超也沒跟項陽解釋什麽,他給項陽開的價格本來就不低,而且他跟項陽的交易並不是市場交易,是收購價格,最重要的是,那個價格是項陽親口同意了的。

    不熟悉大黃魚的很難分辨大黃魚是野生還是養殖。

    野生大黃魚市場上也有不少作偽的現象。

    至於這二者究竟怎麽個分法,其實壓根就沒必要分。

    上了那個檔次的酒店,說是真大黃魚,就不會用假大黃魚以次充好砸自己的招牌。

    沒上那個檔次的酒店,根本就不可能有真野生大黃魚賣。

    人工養殖大黃魚的口感確實要遜色於野生大黃魚,但不爭的事實是養殖大黃魚的價格要平易近人得多,一般也就幾十塊錢一斤,是一道真正可以進入普通老百姓家的美味。

    事實上,今天市場上的大黃魚基本都來自養殖。

    我國於1986年突破了人工育苗大黃魚的技術,1987年又掌握了人工培育親魚技術。

    寧德是我國大黃魚養殖業的中心。

    在2015年全國養殖大黃魚共有14.9萬噸,其中就有80%以上是來自於寧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