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左胖子

544 大豐收(下)(1/2)

    漁網被解開,海量的海魚被船員們一點點分類好。

    首先,最另項陽興奮的,是這一網內,竟然有不少的石首類魚。

    其中有一種魚,頭尖鈍,嘴上有4小孔,牙齒細小,尖銳。

    背腹的邊緣均為廣弧形。

    尾柄細長,尾柄長約為尾柄高的3倍以上。

    頭部及身體前部覆蓋圓鱗,身體後部覆蓋櫛鱗。

    它的魚鰾很大,前端圓形,兩側不突出,後端細尖。

    背麵和上側麵是黃褐色,下側麵和腹麵是金黃色,背鰭及尾鰭是灰黃色,胸鰭和腹鰭是黃色,唇是橘紅色。

    這分明就是大黃魚。

    近幾年,大黃魚雖然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但野生大黃魚的價格卻一點也沒跌,這是一種極其珍稀的海魚。

    這一網下去,一共捕到大概有百多斤大黃魚。

    項陽連忙讓人優先處理這些大黃魚,同時自己也操起一根放氣針,給這些大黃魚放氣。

    大黃魚是深水魚類,一旦離開水麵,幾分鍾內就會因為壓強的變化,導致其魚泡迅速膨脹,內髒受到擠壓而死,這時候唯一讓大黃魚活下去的方法,就是用放氣針給大黃魚放氣。

    這些大黃魚大部分都已經死了,但還有一小部分,嘴巴內含著一個巨大的泡泡,正半死不活。

    項陽自然是能救活一條就是一條。

    畢竟大黃魚真的很值錢。

    除了大黃魚外,還有一種跟大黃魚長相很相似的海魚也很值錢。

    這種魚的頭很大,圓腦袋。

    它的額部微微隆起,背上的棘棱非常顯著,眼睛很小,身體及頭部都覆蓋著薄而小的魚鱗。

    項陽用手抓起一條,發現它身上的魚鱗非常容易脫落,幾乎是稍微用力一點,就要掉下來幾塊魚鱗,根本起不到對它的保護作用。

    之所以說它跟大黃魚長得很像,那是因為它的腹側麵也是金黃色的。

    這種魚的數量比大黃魚多多了,密密麻麻鋪滿整個甲板,整網內有近五分之一都是這種魚,加起來不下萬斤的重量。

    “這是棘頭梅童魚,也叫黃皮魚。”項陽擰起一條兩根手指大的棘頭梅童魚,“清理完大黃魚後,優先清理這種棘頭梅童魚,一個手指大的全部給我丟海裏放生,兩根手指大的放到泡沫箱裏用冰塊凍住,三個手指以上的活的,全部丟活水艙裏去,更大的給用用水箱裝好。”

    方有群覺得很奇怪,“陽哥,這魚這麽小,為啥要優先處理?很值錢嗎?”

    項陽點點頭,棘頭梅童魚是種很值錢的經濟類海魚。

    在龍城,這種魚方言叫黃皮頭。真正名稱是黃皮魚,棘頭梅童魚,也叫獅頭魚。小拇指小個頭都要二三十元一斤,三手指寬的要一百多塊錢一斤。

    黃皮頭最佳做法是用蔥油生抽鹽蒸熟,這樣能保持魚原有的鮮甜和營養,是一道備受人喜歡的佳肴。

    船員們聽項陽說這種魚價值能達到上百塊錢一斤,立即倒吸了一口涼氣,這船上密密麻麻地到處都是這種魚,粗略一估算恐怕有萬斤不止,這樣一來,豈不是說這一網下去,光這種小魚就有百多萬的收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