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左胖子

185 海雕捕魚(1/2)

    正是因為獅子魚的這種習性,所以一般漁民極難捕捉到獅子魚。

    而市場上普遍存在物以稀為貴的說法,所以獅子魚在觀賞魚市場上的價格不低,通常一條巴掌大的就能賣到幾十塊錢。

    “獅子魚的性格孤僻,喜歡獨居,我們這一網怎麽會捕到這麽多的獅子魚?”陳慶生有些納悶道。

    “這點倒是不難解釋,獅子魚是夜行性,夜晚會在黑暗的水中緩慢地起伏背部和臀部的鰭條進行遊動跟覓食,太陽升起後則會躲藏到珊瑚和岩石的陰影中休息,休息時會將頭部低下,完全靜止不動,它們能通過觸覺、氣味及分泌的化學物質與附近的同伴交流,我們的船停在這片水麵上有一會兒功夫了,肯定是湊巧被一條獅子魚給當作成了遮陽傘,呼朋喚友了一大群獅子魚過來。”項陽解釋道。

    獅子魚處於珊瑚礁環境中食物網的最高級別。

    它們主要以珊瑚礁中生存的甲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

    獅子魚的食量極大,一條成年獅子魚每年會吃掉等同於其自身體重8.2倍的食物。

    日落時分是獅子魚的最佳捕食時間,在該時間段大部分的魚及無脊椎動物都會回到其休息的地點,夜行性魚類則出來覓食。

    因為周圍的動物都已經準備休息,所有獅子魚不需要耗費過多精力去尋找獵物。

    獅子魚是海底的無聲殺手,它在捕食的時候通常都會靜悄悄地在珊瑚礁周圍遊動,不經意間突然進行攻擊並捕捉受害者。

    當獅子魚企圖獵食小魚的時候,通常會展開胸部的所有鰭條來遮住自己尾鰭的運動,加上它自身鮮豔的顏色與珊瑚礁背景融為一體,獵物很難發現獅子魚。

    獅子魚在抓到獵物後會直接以大口吞噬的方式整個地吞下獵物。

    隻要在吞噬的過程中足夠的迅速或圓滑,與受害者一同的其它魚可能同伴被吃了都沒發現過來,這時候獅子魚便可以繼續追捕其它不知情的魚。

    獅子魚有時也會在空曠的海麵進行捕獵。

    它們會在離水麵20-30厘米深度的區域觀察小魚群,當小魚群躍出水麵企圖躲避另一位捕食者時,獅子魚就會以非常快的速度遊到那群小魚的下方等待它們落回水中,然後進行攻擊。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獅子魚是鋼鐵直魚。

    如果兩條獅子魚在捕食時相遇,那麽更具有攻擊性的雄魚會變暗自己的體色,並將自己的毒棘指向相對弱小的雌魚,而雌魚則會折起胸鰭,然後遊走尋找下一條獵物。

    “該做個決定了,這些獅子魚要麽立即放了,要麽現在立即清理漁獲,不然它們就要幹死了。”賀明德道。

    “放了吧。”陳慶生搖搖頭建議道。

    “為什麽要放?”方友群一下就急了,“等它們幹死,然後冰凍起來不行嗎?”

    “冰凍起來幹嘛?這又不是食用魚。”陳慶生翻白眼道。

    “不能吃?”

    “是不許吃。”項陽笑道:“獅子魚又叫蓑鮋,蓑鮋在2016年就被列入到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雖然在我國並非保護動物,我們要是把它們活著帶回去當作觀賞魚賣沒人會講我們什麽,但要是當食用魚賣那可不是個什麽好主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