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陽左胖子

143 皇金鮑(1/2)

    一群船員跟著陳慶生下到海底,跟隨陳慶生鑽進一片巨大的海藻林裏七拐八拐。

    項陽看到後內心微微點頭,難怪他沒發現鮑魚倒讓陳慶生先發現了,原來是躲藏在這片海藻叢中。

    鮑魚喜歡生活在海藻當中這跟鮑魚的習性有關,它們天性膽小怕事,白天一般就躲藏在有海藻生長的礁石縫隙或者岩石洞中一動不動,等到黑夜降臨時候它們才會出來覓食,在海底尋找海藻和一些沒有攻擊性的浮遊生物當做食物。

    之前項陽是也沒想到這片海藻林中竟然會有鮑魚生存所以沒刻意搜尋。

    這回既然知道了,項陽自然是仔細觀察四周。

    借著視力的優勢項陽就像一台人體紅外掃描儀一般,很快就在一處海藻叢中的兩塊礁石的縫隙間發現一隻表麵有褐色斑塊,整體形狀有點像人的耳朵,殼上邊還有一排小孔的大鮑魚。

    “找到了。”項陽心下一喜,立即朝那方向遊過去。

    陳慶生注意到項陽離去,他想說發現鮑魚的位置不是這裏,奈何在水裏發不出聲音,又不能眼眼睜睜看著項陽離開,他立即急了。

    很快,項陽就從那兩塊礁石之間擰出一隻有巴掌大的天然鮑,這隻鮑的個頭絲毫不比陳慶生發現的那隻要小,一看就知道也是三頭鮑,是海鮮中的珍品。

    陳慶生看得眼都直了,自從項陽脫離隊伍他就一直注視著項陽,他看到項陽脫離隊伍後就分毫不差地就遊到那兩塊岩石中間,從中擰起一隻鮑魚,如果要是這時候有人跟陳慶生說這是運氣那打死他他都不會相信。

    可從項陽出發的點到抓到鮑魚的那個地點前後距離超過二十米,在水底幽暗的光線下隔著二十米看清躲藏在礁石底的鮑魚?

    這開什麽國際玩笑?

    這麽小個東西別說水底了,路麵上都看不清好吧。

    項陽看著手裏的大鮑魚也微微激動,他也沒想到才剛下來竟然就能發現一隻鮑魚,而且還是三頭的。

    這隻鮑魚項陽不準備賣了,他準備拿這隻三頭鮑回家給父母也嚐嚐味道。

    如果是單頭鮑或者雙頭鮑項陽可能還會肉疼一下,但三頭鮑就不會了,以項陽現在的身價別說是自己抓的,就算偶爾去吃一餐三頭鮑他也吃得起。

    鮑魚的味道項陽雖然沒嚐過但卻早有耳聞,早在兩千多年前,熱愛美食的古人就開始了對鮑魚的探索,並且做出各種各樣美味的佳肴。

    三國時期的梟雄魏武大帝更是對鮑魚讚歎有加,北宋的“吃貨”蘇軾也是鮑魚的忠實擁躉。

    目前市麵上最常覺的鮑魚是皺紋盤鮑,它的外殼呈深綠並伴有紅棕,它是屬於黑鮑的一個北方亞種,一般殼長8-15公分,如今被廣泛的人工養殖,產量巨大,大家平時吃的“小鮑魚”都是這個品質,如果按照頭來算,製作成幹鮑後一般在百頭開外。

    值得一說的是鮑魚的“頭”數並不是出水的重量,是指純粹的幹鮑重量,市麵上經常就有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費者的不懂行,將活鮑的重量當做鮑魚的頭數謀取暴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