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征途高原陳雅婕

第14章 大戰在即(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來趙王遷一連給李牧發來了三道詔書,要求李牧立刻回兵,救援邯鄲,因為這時秦國向南線秦軍的楊端和部增兵十萬,進攻趙國的漳水北岸。

    漳水北岸距離邯鄲不足兩百裏,雖然趙軍有漳水之險,長城之固,但趙軍在漳水北岸駐守的人馬隻有三萬餘人,而楊端和部増兵之後,兵力達到了二十餘萬,雙方的實力極為懸殊。因此也引起了邯鄲城裏的極大恐慌,大臣們紛紛上書趙王遷,要求調李牧回軍救援邯鄲。而趙王遷一麵征集士兵,守衛邯鄲,一麵急給李牧下詔,措詞十分嚴厲,要求李牧立刻從番吾撤軍回援。

    接到了趙王遷詔書的時候,李牧正在聽高原、李瑛鴻匯報新騎軍的事務。因此也沒有隱瞞他們,將詔書的內容告訴給他們。

    李瑛鴻沂了之後,也大為著急,道:“現在怎麽辦?司馬將軍部下隻有三萬人馬,肯定抵擋不住秦軍的進攻,而我們現在正和秦軍對持,父親,這該怎麽辦才好,難道我們是要放棄番吾,撤軍回邯鄲嗎?”

    高原道:“不,但如果我們放棄番吾,秦軍就可以立刻進占番吾,然後對邯鄲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如果我們回軍之後,不能在短時間內,擊敗楊端和部的秦軍,局麵會更加的危險。因此我認為與其撤軍回援邯鄲,不如在番吾一線主動出擊,先擊退桓齮部,隻要擊敗了這一路的秦軍,就算楊端和攻破了漳水防線,也會不戰自退了。而且我們現在番吾有十五萬大軍,秦軍雖然有二十萬,但畢竟是從遠道而來,又要分兵把守各條要塞,可戰之兵應該和我們大體相當,因此隻要計劃得當,我們戰勝秦軍還是有一定的把握的。而且這幾個月來,大將軍一直固守不戰,恐怕也是在故意向秦軍示弱吧。”

    因為高原知道,在曆史上這一戰是李牧率領的趙軍取勝,雖然他不知道這一戰的詳細過程,但李牧在抵禦匈奴的時候,就是采用這種故意示弱的戰術,結果使匈奴驕傲自滿,大意輕進,被李牧打了一個反擊包圍,大破匈奴十餘萬,成就了李牧的威名。而現在高原估計李牧又是在故計重施。

    李牧搖了搖頭,道:“如果能夠出擊進攻秦軍,我早就率軍出擊了,也不用等到現在。”

    高原也有些不解,道:“為什麽?”

    李牧道:“雖然我們現在番吾有十五萬大軍,但真正的可戰之兵其實隻有八萬多人,其他人都是剛剛征招入伍,缺少實戰的經驗。因此我在番吾拒守不戰,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希望能夠多爭取一段時間,讓這些新兵多一些訓練的時間。雖然我也想希望秦軍能夠驕傲大意,讓我有機可趁,可惜秦軍並不是匈奴,軍紀嚴明,攻守有法,桓齮雖然在三年以前的肥之戰中被我擊敗,雖然一心要找我報仇,但這一次也越加小心謹慎起來,這三個多月以來我雖然故意向他示弱,但秦軍卻並沒有冒然發動進攻,而且防守滳水不透,讓我跟本就無機可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