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1/2)

    洪武二年夏天,祁連山下,張掖郡以北龍首山,北邊是阿拉善草原,南邊越過河西走廊和祁連山,是青唐高原。這裏今天滿滿地布滿了上萬個帳篷。到處是篝火,到處是唱歌說話的人。

    劉玄在護衛的陪伴下,在人群裏穿行著。在篝火旁邊大部分是身穿灰上衣、黑褲子、紅邊軍帽的常備步兵團的官兵們,還有一部分穿著草原上特有的衣襖,戴著室韋人獨特的尖頂帽子。

    看到劉玄,紛紛站起來行禮。

    “你們從哪裏過來的?”

    “回殿下的話,我們是呼倫貝爾過來的義從軍。”

    “呼倫貝爾過來的,那你們走了很久了?”

    “回殿下的話,我們去年夏天就出來了,趕著分給我們的牛羊,穿過了錫林草原的北部,翻過了上海山,在居延海過了一個冬天,然後在那裏養了養膘,最後穿過來阿拉善草原來到了這裏。”

    “你們怎麽不繼續從阿拉善草原向西,轉道金山、碎葉再去藥殺水?”

    “回殿下的話,我們的路線原本是這樣的,跟我們同路的翰西、呼倫幾個軍鎮的騎兵,就是這樣繼續西進的。隻是我們需要補充些鎧甲和兵器,所以按照上麵的指示,稍微拐了下路,到張掖郡這裏來領兵甲。”

    “哦,原來這樣。你們奔波萬裏,著實辛苦了。來人,搬兩壇酒過來。”

    幾碗酒喝下去,劉玄有些微醺,隻見朗月當空,繁星如洗,地上卻是草原如墨,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篝火,一時天上草原,分不清了。

    “草原大得孤獨,白雲美得憂愁,我不知道是不是碰到了最好的馬,是不是遇到了最勇敢的騎士,也許我還沒有走遍草原。”

    劉玄扯著嗓子唱了起來,這是一首流傳在草原上的民歌,不僅草原的牧民們會唱,九邊軍鎮的將士們也會唱。

    聽到劉玄唱出來頭,呼倫貝爾室韋牧民們大聲叫好,然後推舉了三個人出來。

    兩個人站在旁邊呼麥伴奏,聲音低沉高邁,悠長寬遠,高如登蒼穹之顛,低如下瀚海之底,寬如於大地之邊。

    等過前奏,中間那漢子高聲唱到:“最好的馬在呼倫貝爾,馬兒在呼倫貝爾最好,因為呼倫貝爾草原最好;最好的馬在呼倫貝爾,馬兒在呼倫貝爾最好,因為呼倫貝爾騎手最好;馬兒跑遍草原,女人走遍草原,但在呼倫貝爾草原停下來;馬兒停在這裏,女人留在這裏,征服天下的騎手從這裏開拔。”

    那漢子的歌聲落下一會,寂靜的營地裏爆出一陣叫好聲。

    停了一會,步兵團那邊推出了四個人,站了起來,齊聲高唱了一曲:“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他們的歌聲也引起了一片叫好聲。那邊室韋人自然不甘示弱,嚷嚷了一會,又推出了一人,唱了一曲。

    看著在紅色篝火中跳動的那一張張臉,他們都很年輕,不過二十歲。他們有的前兩年還是農家子弟,被選入常備陸師後,刻苦訓練的兩年,現在一聲令下,從河東、河南、嶺東、直隸、關中等不同的地方滾滾西進。

    有的前些年還在呼倫貝爾草原上放牧,他們大部分都是家裏的次子、老三等非長子,因為按照律法,實行的是長子繼承法,他們分不到多少財產,幫忙放的都是父兄的牛羊。以後的歸屬要不去九邊軍鎮當兵,要不去官辦牧場當牧民,又或者去關東、關內來討生活,跟他們的前輩一樣,可能最好的就是入贅,成為某一戶人家的頂梁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