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1/2)

    拿著金陵遞過來的案卷,劉玄遞給了李公亮和孫傳嗣。兩人看完後,忍不住問道:“殿下,這些混賬子,膽子可真是大。”

    “是膽子夠大,賈璉這件案子隻能算是他們整個一張大網的某一節點。這些家夥突然活躍起來,應該是楊三郎一路煽動挑撥的功勞,我們不能浪費了他一番苦心。”

    “殿下,要興大獄嗎?”孫傳嗣問道。

    劉玄看了一眼他,點點頭道:“現在動手總比釀成了大事端再動手要強吧。”

    李公亮和孫傳嗣沒有吱聲,等著劉玄的話。

    “江蘇、江淮、兩浙和南都,三省一都,是這次行動的區域。必須通過這次的行動,讓這些家夥認識到現實,把腦子裏的那根筋轉過來。現在我用刀槍逼著他們扭轉,總比過兩三百年後泰西人用槍炮海船逼著轉要強。”

    “農業時代過去了,我們華夏天朝要想繼續保持強盛和輝煌,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否則的話,隻會成為時代的祭品和他人的墊腳石。”

    “陛下,我們真的要絕儒,另改學問嗎?”李公亮遲疑了一會,最後還是問出口了。

    “儒家?從前漢董仲舒獨尊儒家開始,到現在已經一千多年了,早就浸在我們的血液裏,骨頭裏。要是絕儒,等於自己刨自己的根。根沒了,這樹還能長成嗎?上千年潛移默化地,要是全改了,還叫炎黃華夏嗎?”

    “要是連自己都否定了,再龐大的國家和民族,會走向迷茫,甚至土崩瓦解。有時候,隻是因為積弱倍受欺辱,悲憤之下恨不得把自己的皮膚都要漂白了。所有從前人那裏傳承下來的文明都是被欺淩的根源。弱者才會極度不自信,極度自卑,恨不得從頭到腳都把自己否定了。現在我們還有時間,可以在自信中調整。”

    “所以重明、傳嗣,你們放心,我不會做絕儒這事。”劉玄鄭重地說道。

    李公亮和孫傳嗣對於前麵的那些話不是很明白,但後麵這一句卻是聽得非常明白,都不由地鬆了一口氣。

    “那殿下怎麽還對這些儒生屢興大獄,嚴苛壓製?”李公亮繼續問道。

    “上千年的唯我獨尊,讓那些儒生的骨頭變賤了。你好生相勸,他們反倒擺起架子,蹬鼻子上臉。對付這種人,上去先一頓爆錘,不問青紅皂白,等他們緩過氣了,想問你原委,你也不用吱聲,上去再一頓打。然後這些人就老實,叫往東不敢奔西。你再給他們丟幾個胡蘿卜,他們就會在那裏感恩戴德,為你歌功頌德,說你仁德滿天下。”

    聽著劉玄戲謔的話,李公亮和孫傳嗣不由相視苦笑。他們必須承認,天下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這個鳥德性。

    “看你們臉上的神情,我就知道你們也同意我話裏的意見。所以現在這一階段,就是用暴力摧毀他們心裏的那點自信和所謂的文人傲骨,讓他們認清現實。反正他們不少人認為我雖然是狀元公,可骨子裏還是武夫。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好好見識下武夫粗鄙的手段。”

    “等他們清醒冷靜了,就可以跟他們好好講道理了。跟秀才講道理,你必須用這個辦法。否則的話,你跟他講國法,他跟你講道德;你跟他講道德,他跟你人情;你跟他講人情,他又跟你講國法。所以來個棒頭一喝,比什麽都強。”

    “殿下,隻是這樣一來,未免會牽連到不少無辜人家。”孫傳嗣稍微擔心道。

    “無辜?時代的車輪碾過,總會碾到一些花花草草,我們總不能因為這些花草就不繼續前進了吧?”

    孫傳嗣連忙解釋道:“回王爺的話,卑職不是這個意思。殿下一直要卑職遵法執法,以國法為綱常。可是這幾番大案下去,恐怕有些案子不會盡殿下所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