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裏路(1/3)

    直隸灤州昌黎縣東四十裏,隻見數萬工人附成了一條長線,在冀東大地上熱火朝天地忙碌著。鋪土壘坡,夯實路基。

    “殿下,這些就是你所說的鐵路工程兵團?”宋恪元站在一處山坡上,指著那邊說的。

    “是的。這些都是直隸各地招募來的青壯,招募,試用,再解雇一批。大浪淘沙,隻有那些經過訓練,能夠接受紀律,掌握了技能,又勤勞肯幹的人才能留下。”

    “殿下,很多人都說這是吃皇糧,旱澇不愁。隻要家裏有這麽一個壯勞力能吃上,能養活兩三口人。要是再評上工級,養一家子糊口都不成問題。百姓們都踴躍報名。”

    “現在工商大興,需要更多的青壯。總要給些優待,才能讓百姓們從埋頭耕種了上千年的田地裏走出來。”

    “殿下說得極是。我們這是在跟那些地主鄉紳們搶奪青壯。隻是他們目前還不察覺而已。等到這些老財發現,越難越雇到人來幫工,雇人的價錢越來越高的時候,想使壞也來不及了。鄉間那些多餘的青壯找到更好的生路後,有了更多的選擇後,就不會那麽輕易地被人欺淩壓榨了。”

    “想不到宋博士也精通這些經濟之學。”劉玄開著玩笑說道。

    “殿下過獎了。宋某曾經遊曆過多地,到鄉間田頭,磨坊織房裏也看過,沒事就愛多琢磨。所以有些東西看得通透。”

    “沒錯,要充滿好奇和懷疑,有疑問就自己去尋找答案。不能像那些迂腐之人,書上說什麽,就信什麽。天天就知道念那些之乎者也,口口聲聲說著聖賢之言,卻兩耳不聞人間疾苦。這種人是最壞的,僥幸中了試做了官,卻是個糊塗昏庸的官。好事實事沒做幾樁,卻到處宣揚他讀書的成功經驗。”

    宋恪元聽到這裏,卻不敢答話。

    劉玄知道他在自己麵前有些忌諱,便轉言道:“而今這京遼鐵路,分成三十五段同時開工,其中包括大小鐵路橋十五座,需要大量的水泥、鋼鐵、石頭,預計三年之內完工。”

    “殿下,怎麽可能這麽快?”宋恪元詫異地問道。

    “這鋪設鐵軌,在關東是有經驗的。你去看過,關東的工礦集中在本溪、撫順、鞍山、沈陽、遼陽五地,需要把煤和鐵礦石從礦山上運到焦化廠和冶煉廠裏,或者把煉好的鋼錠鐵件運到製造廠去。”

    “以前用的是木製的鐵軌,用牛馬拉動著貨車來回跑動。十二年前,我開始叫人把五地之間的數百裏的木軌路重新規劃,從本溪出發,經過沈陽分直下遼陽,再分兩路,一路繼續直下鞍山,另一路東連本溪,而且都是修建的可以同時對開的複線。然後把此前的木軌軌距從五尺六寸縮短為四尺五寸,嗯,就是工製一千四百四十毫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