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1/2)

    “聖上,萬萬不可輕身上陣。刀兵無眼,戰事詭譎,聖上乃萬金之軀,天下冀望所在,豈可以身犯險?”

    楊慎一站在德勝門,苦苦勸道。

    周天霞也在旁邊苦勸道:“聖上,太原逆賊不過跳梁小醜,隻需遣一大將,率數萬驍勇之士,定可擒獲。何必聖上禦駕親征,以身犯險?”

    “兩位閣老,這話說得,好像要去吃敗仗了一般。你們一會說逆賊不過是跳梁小醜,小吏也能擒拿到。怎麽聖上禦駕親征了,你們倒是誠惶誠恐了,生怕聖上出了差池。兩位閣老,你們到底是什麽意思?是不是另包禍心呢?”

    忠順王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道。

    “想必兩位閣老還是想調關東軍將們來平亂,又或者是召劉四郎回朝。楊閣老,做老師的再偏心,也不能這般偏心,什麽功勞都想往得意門生懷裏扒拉吧。”

    跟著忠順王擁戴正統帝登基,得了從龍犒賞的梁鳴讚現在頗得聖上的器重,擢升為同都承旨,常伴身邊,剛才就是他火上添油。

    “你這奸臣,慫恿聖上禦駕親征,陷聖上於險惡之地,是何居心?我今天就跟你這奸臣拚了。”楊慎一怒目瞪圓,卷著官衣袖子,拉著梁鳴讚的衣領,大聲嗬斥道。想當年,他也是拳打國史館,腳踢國子監的猛人,得了翰林院一哥的花名。現在脾氣上來,說不得要把梁鳴讚打個滿臉開花。

    “楊閣老。”正統帝眼裏閃過一絲不悅,連忙出聲勸道,“楊閣老,周閣老,你們的良苦用心,朕心裏非常清楚。隻是時勢如此,朕如果不禦駕親征,不僅逆賊猖狂,天下隻怕也要動蕩不堪。屆時朕有何顏麵去祭拜諸位先皇和太祖皇帝。”

    頓了一下,正統帝斬釘截鐵地說道:“朕意已定,兩位閣老不必多言,請留在京師,鎮守後方,調度糧草,等著朕凱旋歸來的好消息吧。”

    看著遠去的親征大軍隊伍,楊慎一長歎一聲,對周天霞道:“周兄,這或許就是時也,命也!”

    “楊兄,或許沒有你想得那麽不堪。聖上盡起京師和直隸大軍,足有十三萬之眾,都是本朝精銳之師。太原逆賊,東拚西湊也不過五六萬人,怎麽算都是勝券在握。”

    “周兄,打仗不是這麽算的。從聖上決定不帶侍衛軍,我就覺得這事有些不妙。”

    周天霞看了看周圍,低聲道:“楊兄,我們回去再說吧。”

    回到半山堂,韓東國和杜雲霖一個去巡視內城,一個去通州視察糧倉,隻剩下了楊慎一和周天霞兩人。

    “周兄,你難道不知道是哪些人在慫恿聖上禦駕親征嗎?”

    “忠順王算一波,沈自省、鍾裕安等人算一波。”

    “沈自省跟故廣平郡王交往密切,過去幾年,積累了幾分人氣,聚集十幾位進士翰林。廣平郡王遇刺後,他們立即改投了聖上。這些有名氣又具才華,更是能說會道,很快就得到聖上器重,引為親信近臣。”

    楊慎一緩緩地說道。

    “這些人認為太原逆賊是廣平郡王遇刺的幕後黑手,誓死要報仇雪恨。所以極力慫恿聖上禦駕親征。這個我知道。隻是這些讀書人,個個自詡自命不凡,看到劉四郎連打幾個勝仗,便心生僥幸,以為戰事不過如此。劉四郎能勝戰,他們也能打贏。可是兵事豈是兒戲?”周天霞接言道。

    “是啊,你我同樣年輕時,何曾沒有過這樣的心態。這些人認為是穩操勝券,還未出京,就先爭起功勞。更有甚者,為了避免武官軍將搶了他們的功勞,京畿裏最能打的侍衛軍幹脆全部不帶。隨征的新三營和西山營裏,但凡不向他們屈意示好的武官軍將,找各種理由留下。你想想,十三萬人馬,過半是京營。京營爛成什麽樣子,你我又不是不知道。新三營和西山營是精銳沒錯,可是能用的武官和軍將又有幾個從征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