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1/2)

    隆慶八年春二月,漢陽城,上十萬民夫正在熱火朝天地幹活。修繕城牆宮屋,開挖溝渠,鋪設街道,整個漢陽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沒有一處不人頭湧動,沒有一處不喧鬧繁忙。

    倒是被臨時征辟為王宮的“自在園”顯得寂靜。這原本是高麗名相金在亨修建的園子,幾經轉手,後來成了大興君的住處。漢陽經過幾次戰火刀兵,王宮都被燒了大半,唯獨這裏保存得比較完整,便成了監國的德真郡主的行在。

    此時的她坐在垂簾後麵,雖然盛裝穿戴,但明顯看得出來,身子不是方便。劉玄就坐在她的旁邊。垂簾外麵,坐著李公亮、孫傳嗣、徐天德等人。

    “南輝忠等人護著李沢之子李豁,已經被圍在了小白山倉泉洞。他們現在隻有一千五百人左右,樊春霆、李續斌、薑忠源和樸壬勇率領一萬兩千人馬,把他們團團圍住,正緩緩推進,想必是插翅難飛。”李公亮先稟告道。

    “這麽久都熬過來了,也不差這麽一哆嗦。務必要穩住,不能讓他們跑了。”劉玄開口道,“南輝忠等人落網,也就意味著偽王李沢餘孽成編製的負隅頑抗,已經沒有了。餘下我們就是要清理流毒和暗藏的餘孽,防止李沢餘黨、被清除的兩班等勢力死灰複燃。”

    眾人應了一聲,又繼續稟告各自手頭上的事情。

    “按照規劃,朝-鮮會建設三個港口,南浦、熊津和東萊,目前已經募集了三十萬民夫,正在修建碼頭,鋪築道路,預計要兩到三年才能完成。這些前期投入,都是由昭明商社、富國銀行聯手墊付的,詳細的度支報表已經列出,請大人與監國細覽。”

    事情一項項往下說。

    “朝-鮮改製正在大力推廣,道、州、縣,以及衛軍和備軍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已經開了兩次考試,文武合在一起的恩科科舉,錄取了士子一千一百九十五人,包括國朝嶺東、關東籍士子一百二十九人。分別開設了麻浦文科、恩平武科兩個講讀班,分批對這些中舉的朝-鮮舉人們進行培訓。”

    兩浙的秀才講讀班效果那麽好,肯定是要發揚光大。再說了這裏是朝-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劉玄說了算,自然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還有衛軍的口田,官吏的職田,和百姓的丁田,正在各州縣一一分配。”孫傳嗣稟告道。

    這是自然的事情,劉玄率領的援征軍是外來的,跟原高麗兩班貴族沒有太多關係。德真郡主的班底又完全是劉玄幫忙建立起來的,不是寒門子弟,就是世家孽子,反正跟原貴族勢力不親,反而有間隙的那種。所以清洗起來是毫不留情。

    高麗互相攻伐了十幾年,中上層貴族已經被幹掉了一大波。這次援征,又借著撥亂反正的理由,把最後一批苟延殘喘的貴族世家們給清洗幹淨,可以說真的是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騰出位置了,自然要大肆犒賞擁戴之眾。德真郡主以監國名義分三次大肆犒賞。首先是以丁田的名義,在一府六道各州縣給平民青壯,按丁口數量授田。

    接著是以衛軍、備軍軍士的口糧田名義又分了一波田地。再然後以文武官吏的職田分了一波田。

    在目前的朝-鮮,田地是一切的根基,收攏官吏和軍士們人心最好的手段就是授田。劉玄知道,這種分田隻能是權宜之計,不是長久之計。過個幾十上百年,還是會出問題的,尤其是朝-鮮這種山多地少的國家,問題會更嚴重。慢慢地,權貴們會瘋狂地聚斂田地,瘋狂地盤剝百姓,朝廷和地方不斷拉鋸著,直到打破收入平衡,便有中興名臣出來裱糊一番,裱糊不好就改天換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