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1/2)

    “臣妾不知。”德貴妃想了一會,老實回答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隆慶帝憋著笑徐徐說道。

    德貴妃想了想,好像沒有什麽不對。除了湊字數,非常敷衍之外,看不出哪裏不對。可是看到隆慶帝謔笑的神情,知道肯定有內情。

    “臣妾想不出哪裏不妥,官家就給臣妾指點迷津吧。”德貴妃拉著隆慶帝的袖角,撒嬌道。

    “這上一句少了什麽數字?”

    “八。”

    “那下一句少了哪一個字?”

    “恥。”德貴妃聽到這裏已經全明白,這不是在罵高老夫子是無恥王八嗎?“劉四郎也孟浪了吧,高老先生可是天下名士,這般戲弄捉狹,有失體統,怕招人非議。”

    “愛妃有所不知。高老夫子是泰揚學派,劉四郎師從煙溪先生,是江西學派。兩家可是死對頭,互斥對方是異端邪說。先皇年間,兩家可是在勤政殿上演過全武行。而且高老夫子身為揚州士子,最厭惡的就是淮西德勝漢。”

    揚州淮西互相厭惡的典故,德貴妃也聽說過。據說前唐末年,天下紛爭。揚州作為天下屈指可數的富庶之地,總是受到各方勢力的侵襲洗劫。而淮西德勝軍作為揚州附近有數能打的軍鎮,每次揚州出事,總是能看到淮西德勝漢的身影。所以揚州百姓們恨死了淮西人,各種童謠典故,都是罵他們的。

    而淮西德勝軍漢也看不起揚州佬。地方割據,南北紛爭時,我和淮東的兄弟們守著淮河,拚死拚活地保你們平安。你們在後方吃香喝辣,盡享太平富貴,卻連口熱湯也不給我們喝一口,不幹翻你們就不是爺們!

    幾百年下來,兩地的這種隔閡和偏見早就煙消雲散,百姓們倒已經無所謂,見了麵隻是互相調笑幾句就算了。唯獨揚州士子和淮西軍漢們繼承了這一優良傳統,並且發揚光大。

    “論起來還有師門家世之恨,被當眾侮辱一番的劉四郎當然要還報回來,要不然朕的頭科狀元被先皇的頭科狀元如此辱罵,不僅他劉四郎沒有麵子,朕也沒得麵子了。這高老匹夫如此不知廉恥,國法不能嚴懲他,必須要罵他一通才算出氣。”隆慶帝笑得很開心,想必對高益這種特別能裝的斯文敗類也是深惡痛絕。

    “不過能在文采上把揚州士子壓製住,劉四郎算是淮西軍漢裏的第一位。朕聽說,五軍府、京中三司的諸多淮西籍軍將,這些日子,有事沒事就跑到翰林院、國史館等地方串門,故意到揚州籍文官麵前念這副對子,還裝作不懂請教的樣子,問那些士子文官,這對子寫得好不好。啊呀,真是笑死朕了...”

    隆慶帝一邊笑著,一邊搽拭著笑出來的眼淚。德貴妃在一旁坐著,也笑得前仰後伏,樂不可支。

    在正殿門外守著的吳寶象,聽著殿內傳來的爽朗笑聲,臉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這時,看到有四個內侍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見到吳寶象,連忙唱大諾行禮。

    “小的們見過吳大監。”

    “怎麽回事?”吳寶象低聲問道。

    “回大監的話,上書房剛接到急報,說狀元郎帶著兵把高麗國的漢陽城給打下來了,高麗偽王李沢閉宮自殺,偽領議政金祖壽以下,官吏六百一十五人,軍民二十二萬請降。偽將南輝忠帶著殘兵三百,護著偽世子,喬裝改扮,偷奔了南三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