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1/2)

    進入夏天,天氣一日比一日酷熱。

    杭州州衙內書房,劉玄、李公亮、潘籍、孫傳嗣四人各自搖著扇子,還是止不住額頭上的汗水。

    “兩浙六州的編戶統計如下,洪元九年編戶一百一十三萬八千二百二十五,口八百六十八萬七千五百六十七。弘同六年,戶一百三十萬三千一百二十四,口八百九十萬五千八百四十三。成德八年,戶一百二十四萬二千四百八,口八百一十五萬三千五。”

    李公亮念的是督辦欽差派到兩浙受賊亂的杭、越、明、婺、嚴、衢六州的督查秀才們匯報上的清查數據。

    “水旱田地,兩浙六州在洪元九年為兩千一百七十一萬畝,弘同六年為兩千三百五十九萬畝,成德八年為一千七百七十九萬畝。”

    “前周末年,中原民亂驟起,白骨橫野,兩浙倒是未受波及,隻是洪元年間奉朝廷之命,向湖廣、閩海等受禍嚴重的行省遷了部分人口過去。所以不像其它行省,立朝十幾二十年間,人口有驟減驟增的跡象,而是保持著穩定。隻是到了成德年間,”潘籍看了看文卷,微皺著眉頭說道,“人口不增反減,少了八十多萬丁口。”

    孫傳嗣接言道,“應該是成德年間,地方鄉紳與勳爵世家以及州縣官吏們勾結,大肆侵吞田地,許多失了田地的百姓隻得投身為佃戶。那些鄉紳權貴們為了免交丁口稅,便隱匿了部分人丁。隻是我朝丁口人頭稅不重,部分鄉紳怕麻煩,就省得去隱匿了。所以這差額數字就不是很大了”

    “但是這水旱田地差額數字就觸目驚心了。太祖高宗兩朝,田地數字略有盈升。因為兩浙自古是富庶之地,開發數百上千年了,可供開墾的荒地不多,所以新增田地隻是緩緩增加。但是到了太上皇秉政年間,卻突然間足足少了六百多萬畝良田,真是喪心病狂,肆無忌憚啊。”李公亮放下文卷,歎息道。

    三人歎息了一會,看劉玄坐在默然想事,相視一眼,李公亮開口問道:“四郎,你在想什麽?”

    “哦,想兩宗妖教跟北靖郡王的破事。”劉玄抬頭應道,“這些東西我們抄錄一份,遞了上去就好,這是聖上、杜大人和老師頭痛的事,我們暫且沒法操心。我隻是在想,這兩宗妖教的亂賊事變眼看要平息了,而我們找出來的線索,越來越指明那位北靖郡王在這件事上,有些不幹不淨。”

    “巫春秋曾是北靖郡王府供奉的事,無憑無據,做不得數,擺不到台麵上去。但北靖郡王和修國公府祖墓被毀一事,著實蹊蹺。妖教是深信因果報信的,殺害官紳,還可以說是除惡揚善,積累功德。毀人祖墳,卻是損陰功,要遭報應的,那夥子信鬼神信得發癲的妖教亂賊會做這種事?”

    劉玄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沉思。

    “四郎說得不無道理。隻是北靖郡王那邊可以說妖教祟邪,喪心病狂,難以以常理權衡,推得幹幹淨淨。他是苦主,說什麽都行。”潘籍微微苦笑著說道。

    “還真看不出來,這北靖郡王倒是個狠角啊。”李公亮冷笑著說道。

    孫傳嗣猛然一驚,訝然地問道:“重明,你是說祖墓是北靖郡王自個叫人毀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