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1/2)

    “杭州、諸暨大捷已經過去近兩月,我們也將十餘萬亂賊團團圍在這徽州歙縣浙溪水以東,杭州昌化縣昱嶺關以南,嚴州遂安縣馬金嶺、武強溪以北,淳安縣雲蒙山以東,以洞源山以中心的八百裏山中。這裏山高林密,溝壑眾多,洞穴密布,易守難攻。我們也定了四麵圍定,徐徐進逼的策略,但這剿滅之日總得有個期限。”

    劉玄掃了一眼眾人,繼續說道:“朝廷調遣了四萬三千官兵,有本省的州軍和團練軍,有湖廣的常澧藤牌兵,兩淮的精兵,人吃馬嚼,耗費巨大。還有三十多萬被俘獲的亂民,就是三十多萬張嘴。這兩月,我以巡撫和杭州知事兩衙門的名義,以工代賑,征發這些民眾把海寧的海堤修繕了一遍,秀、杭兩州境內的運河疏挖了一通。省了後續的一些用工支出,抵消了部分錢糧。但算來說去,還是個大窟窿。“

    “後續還要運送這三十多萬亂民去關東和員嶠島,又是一筆大開支。市舶司謝大人想了法子,發了布告,隻要願意運送亂民去關東和員嶠島的海商船隻,按抵達的人數算,以一百人分階,可抵扣市舶稅等。平定亂賊後,被賊軍蹂躪過的三州諸縣,恢複生息,撫恤養孤,又是一筆銀子。雖然朝廷抄沒了數十家大海商,得了上百萬兩銀子,目前還頂得住。但這般耗費下去,那就是個無底洞。而且兩浙受此重創,沒個兩三年是恢複不了元氣,中間又是一截大饑荒。”

    “新任的戶部尚書兼尚書省中丞杜大人已經來信問我了,浙西亂賊究竟什麽時候可以完全平息?今日召集諸位來,本官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盤算一下,我們該用什麽法子盡快平定這亂賊?”

    看到眾人臉色有些浮動,劉玄連忙補充了一句:“我們大方略不變,不能犯前軍門丁居勝貪功冒進的錯誤,這一點是前提,絕不會動搖。”

    吃了這記定心丸,眾人開始紛紛建言了。

    “大人,而今聖上和三省對三十多萬俘獲亂民網開一麵。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廣傳四野,盡可能地招降那些被挾裹的亂賊。”寧師道說道,“並且躲在山中的十餘萬亂賊,應該還有親戚朋友在山外各州縣,我們盡可發下布告,發動百姓們去哨卡關隘喊話,補貼糧食,且喊出一個給銀多少。”

    “嗯,文黎這是四麵楚歌之計,可行,先記下。”

    “大人,亂賊兵敗如山倒,十餘萬人倉皇逃入山中,應該沒有帶多少糧食。且這八百裏山林,人家不多,能獲得的糧食也不多。我們圍了一個多月,嚴防一粒糧食運進去。這些日子,山裏的亂賊已經受不住了。這十餘日,四麵已經抓獲十幾起案子,都是山中亂賊用金銀珠寶跟山外百姓換糧食,甚至還有把守的州軍軍士也參與其中。”

    宋輔臣沉聲說道。

    “大人,如此說來,亂賊的糧食已經消耗殆盡,至少普通的亂賊已經糧盡了。這說明到了最要緊的時候,隻要我們把籬笆紮緊了,相信用不了多久,總有亂賊禁不住餓,加上寧大人的法子,內外交加,肯定會有不少亂賊出來投誠。”

    “輔臣說得沒錯,天大地大,吃飽最大!傳令下去:一,各軍官兵一旦參與到向山中走私糧食布匹藥材等任何物品,無論涉案多少,無論官階高低,一律按通賊論處,斬首以正軍法。告訴大家夥,再堅持下就能得勝回家,到時候功名犒賞都會有,不要為了一點小利就丟了性命,還讓家眷蒙羞受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