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1/2)

    劉玄從學政衙門回到州衙後院,先進了外書房,叫人把福順康叫來了。

    “順康,這段時間有金水從京師發過來的消息嗎?”

    “回四郎,有三份,我都整理在這裏,請你過目。”福順康把密信遞了過來,然後恭立在桌前。

    “我先看看,順康,你先坐會。”

    “是,四郎。”福順康坐了半個屁股,然後安靜地等著。

    劉玄看完後,眉頭微皺,放下楊金水的密信後沉吟了一會,開口問道:“順康,前些日子我招攬的那些中小海商,有什麽動靜?”

    “回四郎的話,這些人得了四郎扶植他們的允諾後,自去準備,籌集銀兩,采辦船隻貨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過暗中也有些動作。有五家找了漕司督糧黃平韜黃大人,有四家找了藩司經曆所都事吳珩吳大人,還有三家找了浙東巡糧禦史萬子良萬大人。”

    “黃平韜是次輔魏相的人,吳珩是翰林掌院富學士的人,這萬子良好像是周師叔的人。魏相就是秀州人,富學士是湖州人,算是鄉親,多少攀得上關係。周師叔是江西信州人,這三家兩浙海商怎麽想著投到他門下去了?哦,我想起來,周夫人卻是浙西處州人。這些混賬子,還真會攀扯。而且這些家夥鼻子怎麽這麽靈呢?他們怎麽就知道周師叔要接任禮部尚書,甚至有可能要入閣了呢?”

    福順康還是垂著眼,低著頭,默不作聲地坐在那裏。

    劉玄頓了一會,又抬頭問道:“順康,還有其它什麽動向?”

    “回四郎的話,因為鬧亂賊,今年兩浙的繭絲會大批減產,湖州、秀州那邊的絲商已經傳出話來了,繭絲會大漲三到五成。”

    “繭絲大漲,絲綢就會大漲。不過穿綢緞的都是富貴人家,漲不漲價的自有人去苦惱。普通百姓們穿得卻是麻棉,今年繭絲大漲,棉布倒是可以搶些生意。”劉玄喃喃地說道,“不過這繭絲是兩浙稅銀的主要來處,要是削減得厲害,今年兩浙的稅賦就艱難了。”

    劉玄歎息了一會,跟順康聊了半個時辰,便晃晃悠悠地回內院,東廂房早就擺好了飯菜,趙憐卿、麝月、香菱、金釧、玉釧都在等著他,唯獨晴雯不見了。

    “咦,晴雯這丫頭呢?”

    “晴雯妹妹說身體不舒服,不來吃飯了。”麝月連忙解釋道。

    劉玄知道原委,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指著桌上的那碗山珍走雞湯說道:“這湯還算清淡,又能補氣血。麝月,你盛半碗,給晴雯端了去。還有幾個,都不用伺候著,去吃飯吧,都等了我這麽久,想必也餓了。”

    麝月四人告了聲乏,自去西廂房用餐。

    趙憐卿也聽出意思來,幽幽地說道:“四郎太寵慣她們了。”

    “她們四個自小孤苦,無父母疼愛。到了我身邊伺候,看上去衣食無憂,甚至不比一般富貴人家的姐兒小娘子差。卻是成了籠中金絲雀,被拘禁在內院這方尺之間,一輩子或許都能看到尾了。我幾乎成了她們生活中的支撐念想,要是我還不寵慣些她們,這日子就太乏苦了。”

    趙憐卿聽得有些癡呆,過了一會才開口道:“那四郎有想放她們出去的意思?”

    “我是悉聽自便,來去自由。隻是她們從小被如此調養,真要放出去,也不知道該如何過活。我讓她們習字、抄錄、編撰,盡可能為她們找些有意義的事情做,少幾分傷春悲秋的幽怨。但也隻能到這一步,再進一步卻是不行了,我暫且還不想與這俗世為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