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1/2)

    劉玄坐在兩浙學政衙門裏看文卷,不過他看得都是明國維、李公亮等人從上千份裏初選出來。

    這次年考辦得極為成功。兩浙學政賈政上任沒多久,就補開年考,檢查生員們一年的成績,擇優汰劣,獲得了官場上下一片稱讚,也得到了全省數千秀才們的滿口美譽。

    在秀才們眼裏,就是天塌下來,也不能耽誤他們獲取功名,出人頭地的腳步。生員每年的全省年考可是非常重要的,是三年一科的鄉試最重要的補充。鄉試時萬一考得略失人意,欽點學政通過記檔的曆年年考的成績酌情錄遺,有機會補在桂榜最後麵。當然了,你鄉試考得太渣了,主考官會懶得去查你的年考成績。

    一般情況下生員年考是學政從過完年啟印開始,下到地方去,每州或一兩州分別考試。但今年情況特殊,浙西鬧妖教亂賊,地方又因海賊大案牽連不少,不少州縣都是署理官,還有不少空缺沒補上,也沒得精力去張羅年考的事情。所以學政衙門就決定將各州縣的生員們集中到杭州來年考。

    為了讓生員們安安心心來省城考試,學政衙門先去省裏各富商那裏化緣。這些鐵公雞開始還裝腔作勢,這個出二十兩,那個出二十五兩,就跟打發要飯的一般,完全不把賈政這個兩浙大宗師放在眼裏。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家捐了上百兩,估計是家裏有子侄要走科試的,怎麽也要給些麵子。賈府隻是在金陵南直隸有牌麵,兩浙認得是另外幾家。

    結果還是李公亮和孫傳嗣在募捐宴會上露了一麵,奉承了賈政幾句,剛才那些還不淡不鹹的兩浙富商們立即踴躍起來。原來大宗師是劉大人的世叔,怎麽不早說,這事辦得?剛剛我認捐多少?二十兩?肯定是書辦記錯了,我明明說得是二百兩。幾十個富商瞬間就湊齊了上萬兩銀子。

    銀子有了,那就好辦事了。所有來杭州城考試的生員們差旅費報銷,住宿費報銷,再給夥食補貼。於是全省秀才都高頌一句“大宗師仁德”,把賈政給樂得嘴都歪了。

    後來學政衙門又出了水牌,說杭州知州、狀元郎劉玄劉大人會為監考,還會幫忙閱卷和給予評價指點,提拔優秀者充入督辦剿賊欽差衙門行走,為期三月到半年,成績卓異者可保薦入國子監為貢生,或直接保舉九品小吏。

    兩浙秀才們聽完後都要瘋了。狀元郎給予指點,多難得的機會。保薦入國子監為貢生,這太有誘惑力了。國子監貢生優異者可是能夠直接參加春闈的,而且中試的幾率非常高。就算沒有資格參加春闈,也可以參加京兆府的鄉試。跟南直隸以及兩浙的地獄級別的秋闈比起來,北直隸的秋闈簡直不要輕鬆了多少倍。而且國子監那麽好的師資,學士、侍講又時不時來講課,這些人都是有機會成為秋闈主考官的,比在兩浙地方州縣學裏苦讀要強多了。

    生員們原本對賈政這僅僅舉人*出身的學政還一肚子的不屑和怨氣,聽聞這件事,早就煙消雲散了。大家都說,要不是大宗師跟劉狀元是世交親戚,托情求了來,狀元郎還不屑過來助場。

    於是乎,兩浙士林對賈政的風評又高了不少。

    李公亮、孫傳嗣初選的是律算拔優者,劉玄再來看這些人的策論。律算考得好,說明通實務,不是個迂腐不堪的書呆子。策論則能看出一個人的施政理念來,要是縱橫雄闊卻又泛泛而空,那就是當禦史的料,他現在請不起。

    至於詩詞製義,劉玄則根本不會去看。

    在這上千生員中,劉玄準備選一百六十位,先組織一個講讀班,一來是給他們講講去地方上進行實操的一些要點,二來真人見麵,談上幾句,問些問題,還是能看出些瑕疵來,再淘汰一批。最後預計能選拔出一百位可用之才就不錯了。至於這次年考的優異和差生評定,那是兩浙學政賈老爺的事,他不好逾越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