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一百八十八章 禦前對答話國事(四)(1/2)

    隆慶帝接過手本,細細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這火器新軍確實可以除弊去屙,增加朝廷軍力,至少不會出現海賊來襲,浙東陸師無一能擋,還要靠水師上岸來抵擋的尷尬局麵。而且各省辦新軍,火器采辦數量一下子就上去了,造價也會隨之降下來。

    隆慶帝在潛邸時,奉旨辦過幾次差,又跟九邊軍鎮諸將熟絡,知道些事情。知道軍隊不是金絲雀,會越養越廢的。九邊軍鎮苦寒之地,常有戰事,便練就了天下雄兵。京營和兩浙陸師卻是反例。手本裏劉玄有幾段話隆慶帝頗為讚許。

    火器初出於前周神武帝,大興於前周室韋相戰之時。當時火器之盛,據載“以五百為一方陣,漫山遍野,方陣數以百計。萬銃齊發,火炮齊鳴,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故以紅衣為服,以辨敵我。”

    當時前周一戰便可出動了上萬火銃,配以數萬長矛手、刀牌手、跳蕩手和騎兵,再以上百火炮為前驅,跟室韋人打得昏天暗地,硬生生將其從江淮漢水秦嶺一線趕到了漠北,又從漠北趕到了安西河中。是為前周建武中興,離今不過兩百多年。兩百多年過去,除了火炮大行於水師之外,陸師火器硬是被縮到了天下唯一的神機營。

    而今西洋人、東倭都趕上來了,國朝卻在那裏坐井觀天,不知進取。火器之物,用進廢退,等到別國越用越犀利,屆時憑此打上門來,那就是貽笑大方,難以麵對祖宗先靈了。

    再說了,刀槍弓甲這些玩意,亂臣賊子總有法子弄到手,甚至私自打造都可以。一旦裝備上,跟朝廷經製官軍沒有區別。火器就不同了,賊子再厲害,也不過數百枝,朝廷派過去數千枝,瞬息間就能滅了它。

    再說了,火器打久了,槍管要換,炮膛要修複,彈子藥子要補充,沒有這些,就是廢鐵燒火棍。而這些玩意,你私造一些還可以,大量私造就是笑話了。這玩意就如劉卿奏章裏說的,朝廷有大工場,又聚有眾多工匠,一旦大造,其它勢力隻能望塵莫及。

    “劉愛卿,解火器禁,編練各省新軍,事體重大,還需容朕再思量。”

    “臣恭等聖上乾坤獨斷。”劉玄說了一句,不再追問這件事。他本來就不指望自己一上本,聖上龍顏大悅就允了

    “劉愛卿,你說的第二策,建北海船隊,可細細說來。”

    “回聖上的話,臣察得我朝水師輕北重南,有頭重腳輕之嫌。依臣看來,北海不僅有拱衛京畿,護守關東、嶺東乃至兩淮靖平之職,更有壓服高麗、東倭,使其臣服我天朝,安為藩屬之責。而今北海船隊分為數軍,雖有戰力,但比起南海船隊,卻是大不如。稟聖上,臣出海過,知那大海茫茫,難覓蹤跡。西洋佛郎機可泛海萬裏來我天朝,萬一包有禍心,繞過南海船隊,行至北海,再勾連東倭、高麗不臣賊子,以為前驅,屆時直取渤海京畿,何軍可當?”

    聽到這裏,隆慶帝又出了一身冷汗,楊慎一和杜雲霖也變得無比凝重起來。

    “聖上,劉四郎此言實為肺腑之言。我國朝東邊大海,南北萬裏,東西難計邊際,數千戰船撒下去,就跟泥沙入了海。佛郎機人能泛海數萬裏來我朝,繞行數千裏,避過我海巡,易如反掌。聖上,此事危及國本,不可不防!”

    薑本慶的話引得隆慶帝連連點頭,這確實是件最緊要的大事。

    “劉愛卿,你繼續說。”

    “遵旨。稟聖上,南海伏波、平遠兩支船隊為國朝水師最強,無非是依仗海鷹、海豹、海獅三款大船以及船上遍布的四十八斤和六十二斤重炮。而這三款大船隻能在京畿和關東的四處船廠裏建造,重炮隻能在京畿和北直隸的三處炮廠裏打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