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裏現牛羊(二)(1/2)

    走了兩日,一行人在青塔寺驛站住下。這裏是集寧州與綏遠州交界的地方,方圓兩三百裏全是草原牧場,沒有城池,唯獨有一座青塔寺。王子騰和劉玄還特意以欽差觀軍容使、觀軍容使掌錄事的身份去拜謁了一番。這是喇嘛青教四大主廟之一,陰山省的十大廟之一。

    隻有監寺、維那、僧值等人帶著一幹喇嘛出來迎接兩位欽差。一打聽,原來這寺廟住持乃喇嘛青教排名第二的措班納裏活佛。這一世轉世的活佛在五歲簽中獲選後便被接到京城去了,由太仆寺優待安置在京北八大廟,交由德高望重的高僧指點教化,待二十歲後再回寺廟來坐床升位,正式為信徒們誦經祈福。

    現在的這青塔寺完全由太仆寺任命的監寺、維那、僧值等僧人執掌。

    “這寺廟修得還真是漂亮。這麽偏僻的地方,居然還有這麽一座富麗堂皇的寺廟,真是想不到。”薛蟠砸吧著嘴巴道。

    “這每一座寺廟,都是方圓數百裏牧民的聖地,都是那些牧民們捐出身家財貨,累積數百年才成了這個樣子的。按照前周太宗皇帝收複漠南漠北吐蕃和安西後定下的規矩,這些化外之地除了大興教育德化,還準行喇嘛教,每一廟都有優待。原本這喇嘛教隻有紅、黃、白、藍四派,後曆練數百年,又分出青、花、格魯、赤木四派,合計八個教派,所以京北有八大廟。”

    李公亮在旁邊給薛蟠等人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對了,過了這青塔寺,是不是就到了綏遠州了?”賈璉問道。

    “是的,前麵就是綏遠州長和縣,不過有兩百多裏路都沒有城鎮,而離我們最近的驛站也有六十裏,這段路有些荒涼。”

    “我也是到了這陰山行省才發現,這天下還有這麽地廣人稀的地方。要不是官路來往的全是商隊和巡邏的兵丁,我們一天也難遇到一兩個人。”薛蟠搖頭晃腦地說道。

    “陰山、北海兩省人口少是從前周年間執行的限口律令,每一地,牧民丁口都有限定的,超過一定數量,就要遷走多出的,會去關東,或去安西,或轉到關內,化為耕民。數百年下來,這裏一直保持著這地廣人稀的局麵。”

    這會出口解釋的是劉玄。

    “還有這稀奇古怪的律令,人不越多越好嗎?還特意限定丁口,真是奇了怪了。”

    聽到薛蟠的話,劉玄和王子騰對視一眼,沒有再出聲。

    這個國策在前周延續了數百年,確保了漠南漠北的安寧順服。也就是前周有三位皇帝數十年間的懶政,這限丁口的國策名存實亡,才給了室韋人崛起的機會。但就是這樣,由於前兩三百年丁口限製得太厲害,室韋人及其附屬的人口短時間就是發展不起來。所以當年前周累犯大錯,也隻是退守兩淮,稍一撥正,又開始振奮複起。等到室韋人敗走西邊,前周就將這漠南漠北限定丁口的政策執行得更加嚴格,所以就算是末年民亂,漠南漠北也沒有什麽力量趁機渾水摸魚。

    到了國朝,這一條連同喇嘛教各寺廟住持冊封教化的律條,一並被毫不猶豫地沿襲下來了。這些東西劉玄和王子騰心知肚明,但總不好當眾講出來,而且就算講出來,薛蟠這個呆頭鵝隻怕也明白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