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2/3)

    “好,題目出來了!”一位直講大聲講道。

    “三位老大人,幾位先生合計,而今是春暖花開之時,眾人又多原籍江南,希望以春為題,以寫江南為目,做七言詩一首,請諸位動筆吧。”

    眾人紛紛動筆,劉玄這桌,宋恪元拱拱手道:“鄙人隻長算學,拙於詩詞歌賦,就不獻醜了。”

    原來他十七歲中了舉人,可考了四次都沒中進士,最後考了特科,進了集賢館。

    “仁兄謙虛了。”劉玄三人客氣了一句,然後互視一眼,就按年紀長幼來寫。

    徐文禎揮毫寫下了“題蕉.慣見閑庭碧玉叢,春風吹過即秋風。等閑坐視榮枯事,卻寄蕭蕭數葉中。”

    明國維則寫下“春柳.黃驪時複喚春遊,陌上楊花漫不休。幾向離筵搖落日,莫教長笛動清秋。”

    輪到劉玄了,徐文禎、明國維、宋恪元都圍站在一旁,注視著持筆的劉玄。不知不覺中,有兩個直講悄悄走到了旁邊。

    “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妙啊,真妙!我與張義之詩,過於老成,難有春之妙趣,持明這一首《村居》,前兩句,寫盡了春來之草長鶯飛,柳拂煙醉的美景。後兩句則寫盡這春暖風起的趣味,生動活潑,而且題和目全貼上了,妙哉,妙哉啊!”

    徐文禎搖頭晃腦地說道,明國維在一旁也是連連附和。初次見麵的宋恪元有些震驚,嘴裏碎碎念道,時不時舉目關注不過十六歲的劉玄。

    詩文交上去後,徐文禎和明國維的詩被評了一個良,劉玄的詩倒是被評了一個優。但是被評優的詩有六首之多,劉玄的詩在其中並不顯眼,倒是一位叫沈自省的貢生,寫的一首絕句,“古木陰中係短篷,鬥笠遮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得到了眾人交口稱讚。

    鞠老大人和關老大人直說這首詩極有情趣,意境甚高,還有一番禪意。邴老大人坐在那裏,撫須不語,滿臉卻是得意之色。站在他身邊的沈自省,卻是一臉傲氣。

    劉玄三人都識得這位沈大才子,他是蘇州世家沈府子弟,江南省鄉試解元,“直接保送”來了國子監讀書,聽說他的恩師是國史館的學士,想必就是邴老大人吧。這位沈自省自視甚高,國子監的貢生沒有幾個他能看得上眼的。

    前段時間,劉玄動手收拾侯孝康、石光珠手下惡奴,他當眾評論了一句,“懲戒惡奴,同窗情重。”

    後來劉玄當場寫了兩首《雪景》,名動國子監,他卻是說了一句,“雕蟲小技,故作賣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