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謙馬洋

第640章 “騙子”(求月票!)(2/4)

    這是童年時期的主角,仍舊是和序章一樣的過肩視角,而第一幕的遊戲內容就是在父母的豪宅中玩耍、生活。

    何安很快意識到,這就是一款標準的互動電影遊戲。

    這裏麵所有的人物建模都非常精細,所有的角色對話表情、肢體動作顯然都使用了動作捕捉,極致精美的畫麵讓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真實。

    同時,遊戲中的所有UI都被隱藏在場景中,或者是跟場景融為一體,在指引玩家行為的時候,又不會破壞遊戲的沉浸感。

    同時,遊戲中的鏡頭切換也很講究,用到了很多電影中才會用到的手法。

    唯一比較奇怪的點在於,所有的角色畫風似乎都有一些臉譜化,比如,富人和富人父親、富人母親的容貌似乎好看得太過分了,一家子長得都像明星。

    而家裏的那些傭人、管家、司機,真就是完全符合刻板印象。

    這一點讓人稍稍覺得別扭,但由於所有人物都是這樣的畫風,所以還是很快就習慣了。

    作為一款互動式電影遊戲,可進行的操作並不多,主要就是行走,以及在特定選項觸發時按下特定案件,也就是一些比較高級的QTE。

    例如在,豪宅中,玩家可以扮演幼年的富人主角,體驗很多內容:

    在一間專門的畫室裏,在私人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繪畫;

    學習鋼琴、小提琴等各種樂器;

    去私人的馬場騎馬;

    在自家的草坪上射箭、和狗狗玩耍;

    參加其他富豪家庭組織的兒童聚會,和其他的同齡人在宴會廳玩充氣城堡、冰激淩製作機、旋轉木馬、小型火車;

    和其他的孩子一起乘坐私人飛機前往非洲的野生動物園慶生,並且收到堆積成山的、來自於高級商場的禮物……

    在每個場景中,玩家都可以操控著主角去體驗各種互動場景,可以騎馬、彈鋼琴、玩小型火車等等。

    場景中除了這些小遊戲之外,還有很多比較細節的元素,比如和各種角色對話、查看周圍的書籍報紙新聞、拆封小禮物等等。

    切換場景時,也用上了很多種不同的切換方式,與電影的轉場有些類似,比如,主角完成某個合影之後拍照,然後這張照片就來到了主角床頭,同時開始下一個場景。

    在一些跨度比較大的轉場中間,還會加入主角的旁白,也就是主角成年後對自己幼年時代的回憶。

    童年時代結束之後就是青年時代,主角開始進入高中、大學,隻不過並沒有出現電視劇中的那種寬鬆教育、酒精派對的場景,反而每一分鍾的時間都被安排得很滿。

    不隻要在SAT這種考試中發揮好,也要在高中四年的任何一場測驗都不能鬆懈,還有奧賽、運動、辯論、社會服務……凡是能夠有助於上常青藤的活動,都會有人蜂擁而至,充滿競爭。

    主角聽說了一個同學自殺的消息,並且知道了一個名詞:“斯坦福鴨子綜合征”,每個人表麵上都裝作超級放鬆和完美,但是水麵之下,他們正在不顧一切地瘋狂蹬腿。當你看見的全都是冷靜的鴨子,你就會覺得自己是唯一不完美的人。

    還有所謂的“4”:4小時睡眠、4大杯咖啡、GPA4.0。

    在不同的遊戲階段,何安要進行大量的選擇。

    在幼年時期,主角雖然每天的日程被嚴格安排,但在休息時間可以選擇不同的娛樂活動,可以選擇不同的興趣愛好,比如學畫畫還是學音樂,也可以在每個假期選擇不同的娛樂模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