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娜南秉懷

第4章熱血澎湃(1/3)

    南秉懷在眾目睽睽之下,盡量壓抑自己激動的情緒:“同誌們,我今年已經六十多了,早已經過了人生的最好時光,雖然我身在別人仰慕的天文學家的光環之下,但我的夢想並沒有實現。到底什麽是我的夢想呢?那就是揭開這個身外這個世界之謎。我從小就喜歡天上的星星,總好好奇那些能懸掛在夜空中的亮晶晶的小星星,總想把它們弄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隨後選擇了天文學這個行業,為了對天文知識的渴求,我留過洋,因為發表一些論文,被國外同行所器重,當初極力挽留我在國外發展。可我早在年少時就仰慕那些衝破重重阻力而毅然返回當時還一窮二白的祖國搞科研的老一輩科學家。他們的英雄事跡在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我勵誌自己要做他們那樣的人,要把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熱血都獻給祖國的天文事業。可是,我從事天文行業大半輩子了,卻發現自己並沒有在這個領域取得什麽突破,感覺就要抱憾終生的時候,祖國突然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並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即便有幸參與這項偉大的工程,也會向外界,包括自己的家人嚴守這個秘密。我唯一追求的就是讓自己的價值在這個光榮的崗位上閃光。我感謝國家和各位專家給為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投身到這項偉大的工程裏去,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啪啪啪!

    專家們不禁為南秉懷這種拳拳的赤子情懷而鼓掌喝彩。

    陳德銘老人不禁向他伸出手,同時熱淚盈眶地講道:“謝謝您,因為這項雄偉的工程不僅僅是您個人的夢想,也是我們幾代從事天文人的夢想。如今,我們的夢想就要成為現實了,也算園了我們幾代從事祖國天文人的夢想。我代表他們謝謝您。”

    南秉懷麵對資曆比自己老得多的老專家的一番表白,簡直有些誠惶誠恐了:“陳老言重了,我雖然負責這項工程,但也離不可您的支持和指導。如果說感謝的話,也應該是我感謝您呀。”

    丁副院長趕緊擺擺手:“兩位都是權威的天文學方麵的科學家,彼此之間都不要謙卑了,因為我們要搞的這項工程是包括您們在內的幾代天文學家凝聚的心血。”

    到了召開全體擴大會議的時間了,南秉懷與在座的各位權威專家一起走向了主席台。此刻,他麵對台下投來的目光,顯得信心滿滿,腳步異常堅實。

    當丁副院長最終宣布國家的FAST工程立項,並由南秉懷出任項目總工程師時,台下爆發雷鳴般的掌聲。科學家們無不為國家這項戰略決策叫好。

    望著台下那一副副充滿期待和鼓勵的目光,南秉懷的雙眼又一次模糊了,立即起身向台下來了一個近九十度的大鞠躬。

    接下來的事情,南秉懷將於FAST項目的另一位負責人李德全商討組建團隊的事宜。參加會議的許多科學家都踴躍報名加入這個技術公關團隊···

    南秉懷幹脆把篩選工作交給了李德全,而自己要踏下心來,進行繪製圖紙——

    當然,這項藍圖的繪製也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南秉懷不得不在紫光天文台的自己的工作室裏夜裏繼日地構思藍圖。這是他作為工程項目首席科學家應該承擔的使命。不過,為了讓這項‘天眼’工程建設完美,他也聽取了陸續加入的科技精英們的意見,在藍圖上增添了諸多元素,要讓未來的中國‘天眼’不僅僅看得最遠,而且分辨得更清晰。

    團隊的技術骨幹朱煦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天文博士,對外空間的研究理念有獨到之處,也得到了南秉懷的賞識,並提拔為團隊的中間力量。他在參與藍圖繪製過程中,大膽地提出:“南教授,如果在咱們的‘天眼’上加入RS-76旋脈晶體管,會讓我們的‘天眼’分辨出外空間的暗物質,達到從宏觀世界探測微觀世界的功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