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三千年肖遙桑青葉

976 驚喜接二連三(1/4)

    走進第6間藏寶室,肖遙又有了收獲,收藏室門口的博古架上擺放的第1件藏品就是秦始皇詔文金權。

    這件秦始皇詔文金權呈十邊形的棱柱體,上細下粗,頂部有一個半環形鈕。

    金權表麵鑄有秦始皇廿六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除第一邊5字、第5邊3字外,其餘每邊4字,上下左右結構整齊,共40字。

    詔書原文為:“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字體呈標準秦篆,書寫工整,遒勁有力。

    金權上的這一段文字顯然有非常高的曆史研究價值,意義非凡。

    所鑄詔書的大意是:二十六年,始皇帝消滅了所有的諸侯,統一了中國。老百姓得到了安寧。現在立尊號為皇帝,於是命令丞相隗狀和王綰,宣布全國統一度量衡製度,使有疑惑的都明確起來,一律校正統一。

    刻有或鑄有始皇詔書的銅權、鐵權以及銅量、銅升,在秦都鹹陽遺址西*阿房宮、臨潼始皇陵、陜*華*、甘*鎮*、山*左*、山*文*、河*圍場、江*東海、內蒙*峰等地皆有出土。這些出土文物充分證明秦代統一的度量衡製度確實有利地推行於全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隨之實行的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的舉措,不僅對當時剛剛建立的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製國家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對於後世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出土的銅權鐵權比較常見,但金權卻僅此一件,而且極具特色。

    首先,此金權形製規整,挺拔方正,十棱十麵的棱柱體造型比例協調,形製規範。

    其次,篆刻文字清晰而嚴謹,筆法古雅而莊重,刻鑄的字口深峻,沒有一處隨興所為。從造型到銘文的刻鑄都顯的嚴謹規範,應是一件精工細鑄的官製標準器。

    世界上僅此一件的秦始皇詔文金權,市場價格絕對不會低於1.3億。

    這樣一件孤品文物,肖遙肯定要帶回國內收藏。

    在這間藏寶室中,肖遙還挑出了一件西周牛首乳釘紋簋。

    這件銅簋器型巨大,高有一米,器口圓唇微侈,腹壁斜直內收,底部有中高圈足,兩側有附飾發達的器耳,有器耳垂直方向上飾由口至底的矮扉棱。

    器身腹較深,自上而下飾三組紋飾,靠近口沿的為三行尖銳的乳釘紋,乳釘紋被器耳和扉棱劃分為四組,每組每行十枚,共計一百二十枚。

    乳釘紋下飾一組連續的豎棱紋,豎棱紋下又飾三行尖銳的乳釘紋,受器表空間的限製每組每行九至十枚不等。

    圈足中高切邊,分飾四組龍紋,龍紋頭向扉棱,尾向器耳。器耳上附飾華麗,側麵自上而下飾各飾三個牛首,耳底部有突出的方形垂珥,前、後亦飾牛首,在器耳背麵還各飾一個牛首,兩個器耳共飾十二個牛首,裝飾密集而華麗。

    此外,器耳上還飾有簡化的龍紋紋飾,為器物整體裝飾錦上添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