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三千年肖遙桑青葉

971 忝篁的禮物(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個表麵上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小老頭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今天的這個行為已經映照出了他的內心。

    他約請肖遙鑒賞這些從華國掠奪來的國寶,竟然覺得理所當然,可見他的內心有多麽陰暗。

    肖遙走馬觀花的簡單看了看藏寶室中的這些藏品,並沒有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忝篁顯然很失望,他原本打算等肖遙對哪件國寶露出感興趣的神色,然後借這個機會把這件藏品送給他,這樣的話雙方也就有了往來,他完全可以趁機提出自己的要求。

    既然肖遙不感興趣,那他隻能主動一點。

    “肖先生,知道您喜歡收藏,所以我特意給您準備了兩件小禮物。”

    忝篁轉身拿過來兩個頗大的錦盒,放到肖遙的麵前說道:“請肖先生過目。”

    肖遙戴上白手套,打開第1個錦盒,裏麵放的是一本兒年代久遠的古卷。

    打開一看,原來竟是朱熹的手書《論語集注》!

    朱熹,字符晦,後改仲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詩人、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宋代理學之集大成者,世稱“朱子”,一生著述較多,至今還有多卷文稿傳世,其理學思想對後世影響巨大。

    長期以來,朱熹總是以一個思想家的形象出現於世人麵前,而對於他在書法藝術上的造詣,世人卻很少了解。

    其實,在我國封建社會“尚通學、出通人”的教育體製下,朱熹同歐陽修、王安石、蔡襄等人一樣,不僅通曉詩、詞、文、史、哲,而且對於書法、繪畫的創作和鑒賞也有很高的造詣。

    朱熹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曆史上繼孔子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通人,其學術思想涵蓋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曆史、文化等多方麵領域,代表整個封建社會後半期學術文化的最高成就。

    他的書法同樣享有盛名,並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自幼臨習曹孟德、顏真卿、王安石等人的書帖。一生臨池不輟,精益求精,因而有“漢魏風骨”、“韻度潤逸”之譽。

    肖遙手中拿的這一卷《論語集注》就是朱熹手寫的作品,前有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題寫的引首,“照古騰今”四個大字,後鈐有“洪武禦書”一印。

    落款是“乾道元年夏四月既望,同敬夫諸子遊茂林,分韻得福字之什,考亭熹。”並鈐有“熹”字一印。“考亭夫子書宗魏晉,雄秀獨出,自非國朝四家所可企及,此集注正其中年精進之作。”

    卷後有宋代以來的大文人、收藏家真德秀、劉克喜、李戡、張伯英、袁柯、乾文傅、宋犖、李鴻章、鮑源深等人的題跋。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流傳有序的藏品。

    在朱熹傳世的書法作品當中,此件作品當屬第一!

    此卷用筆純取中鋒,結構欹斜變化均有法度,似本於二王,兼取顏真卿《祭侄帖》筆意。落筆圓潤,不露斧鑿痕跡,字裏行間清勁爽利,剛柔相濟,處處顯露出他所秉承的中和氣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