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歸燕秦宜寧逄梟

第六百九十八章 團年(1/3)

    秦宜寧與逄梟都想不到,平南軍竟然還會有這種內幕。他們都有手下之人,也都曾經仔細的調查過平南軍的情況,可是若不是鄭氏說起,他們也根本就不知道!

    怪不得那個盧樟那般容易的就“生病”了,且還讓逄梟如此容易的就的到了平南軍的掌控權力,原來他們是在這裏等著呢!

    不論是鄧敏昌還是盧樟,他們若繼續去做平南軍的領頭人,豈不是要幫他們想辦法籌集糧餉?這還不算,盧樟寫下的那些欠條,到時候也都歸給逄梟了,多大的窟窿都可以讓逄梟這個高個子的來頂著,他們這些從中間賺足了好處的隨時可以縮著脖子看好戲。

    逄梟素來是足智多謀之人,從來都隻有他謀算旁人,如今卻被別人給算計了,心裏真真是有種哭笑不得之感。

    “這可真是按下葫蘆瓢起了瓢。”秦宜寧搖著頭苦笑道,“這些人的腦子裏都想的什麽?有閑心思去算計同僚,卻沒工夫為了百姓做些實在事,他們若將算計人的頭腦用半分在正經事上,外麵餓肚子的老百姓也不會那麽多。”

    鄭氏安撫的拍拍秦宜寧的肩膀,笑道:“這不是人之常情嗎,他們這麽做,不過是受到了利益的驅使。若是無利可圖,誰會動作?至於為百姓做事,他們才不會在乎。”

    鄭氏說的是大實話。可是這樣的實情聽在耳中,著實會讓人覺得無力。

    三人都禁不住陷入了沉默。過了許久,逄梟才道:“我知道了,外祖母。隻不過我現在已經攙和進去了。”

    鄭氏歎息道:“都怪我被關了起來,耽擱了這麽多的事。”

    “這哪裏能怪您?您也是為了我和宜姐兒才被牽累了。您放心,這些事我會想辦法去處理的。我也不是那種任由人捏扁挫圓的軟柿子,他們若想憑借這麽一點小事來刁難我,那便是他們錯了主意。”

    秦宜寧整理心情,笑著點頭道:“是這個道理,反正咱們也不是第一次遇上這種情況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怕什麽的。平南軍能夠牢牢地抓在手裏,在關鍵時刻能夠用得趁手,那便是最大的好處了。其餘的都可以想法子去解決。”

    鄭氏見逄梟和秦宜寧都十分開朗,絲毫沒有陰霾,心裏不由得感慨:年輕就是好,想當年她還年輕時,國公府裏的大事小情都交給她來管理,當初也並不覺得如何,好像有再多的事,在她這裏也不會多犯愁,不過是全麵考慮,遇上一樣事就解決一樣事罷了。

    看來她真的是上了年紀才會如此,怎麽現在遇上事,便開始犯了愁呢?

    尤其是這一次她原本是為了幫秦宜寧的忙才會主動出山的,誰料想,忙沒幫上,反而還將自己折了進去,險些就將性命丟了,最後還反倒要讓秦宜寧費盡周章來救她。

    幫忙不成,反添了亂。

    看來,這個時代已經屬於年青一代人了。

    鄭氏心中充滿了感慨,已經篤定了退意。

    “我上了年紀,頭腦不及從前清楚了,這一次出山也是大傷元氣。宜姐兒,往後我便打算安心在家裏頤養天年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