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錦鯉周睿紀清芸

183.質疑(2/3)

    三個小時的時間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

    當手術室的紅燈轉成綠燈,周睿帶著一堆主任副主任之類的醫生走出來後,一堆人立刻圍了上去。

    連劉副院長都被媒體擠到後麵,七八個話筒錄音筆之類的遞到嘴邊。眾人七嘴八舌的問著:"請問呂主任,這場手術的結果怎麽樣?人還活著嗎?"

    "劉主任,能跟我們說說手術的過程嗎?"

    "張主任,您是腦外科的主任專家,聽說有一名病人腦部嚴重受損。請問還有恢複的機會嗎?"

    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向各自熟悉的主任發問,也有實在趕不上趟的,隻能把話筒遞給副主任。

    至於周睿,則被完全忽略了。

    他沒有太在意,隻看著這些媒體,覺得很是意外。

    不就是一場手術嗎,怎麽來那麽多人采訪?

    馬上就要過年了,年前突然出了這麽一場事故,也算為數不多可以抓住的話題,媒體哪能不興奮。

    然而,那些媒體的發問,並沒有得到解答。

    呂海軍更是對著話筒回答道:"有關於手術的問題,你們應該詢問周醫生,他才是這次手術的總負責人!"

    說話間,所有的主任醫師,都把目光投向了周睿。

    他們的眼裏,充滿了欽佩和敬重,周睿在手術中的表現,再次征服了這些可以算作青州最好的一批醫生。

    做了那麽多年的醫生。很多傷勢他們隻要看一眼就知道這個人還有沒有救。

    五個重傷患,每一個情況都危險到極點,哪怕他們所有人共同負責其中一人,也沒有多大把握把人救回來。

    是周睿,在醫生們都不敢打包票的情況下。提出了五人同治的思路。

    說實話,剛聽他說這個,並且得到劉副院長同意的時候,醫生們的第一反應不是其它,而是鬆了口氣。

    有周睿在前麵頂著,把五個傷者的責任都擔在了自己的肩膀上,他們就不需要擔心太多責任方麵的事情了。

    但直到手術開始,一直到結束,周睿神乎其技的針灸,對傷勢堪比機器的判斷能力。以及臨危處置的果斷和正確性,都讓他們感到震撼。

    這得要多少經驗,才能每一步走的都沒有差錯?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負責五台手術,竟然一點差錯也沒犯!

    反而他們這些主任副主任醫師,有幾個在手術中出現了失誤,好在周睿反應及時,幫他們解決了麻煩。

    那些失誤說好聽點,是因為傷者情況太差導致,在所難免。但對比周睿的表現,沒有人敢說這句話。

    這些醫師的目光,也讓媒體們反應過來,他們紛紛看向周睿,滿臉啞然。

    此前聽劉副院長說過有關於周睿的事情,卻沒想到。比想象中看起來還要年輕些。

    包括周睿的從容姿態,平靜麵容,更讓他們那顆躁動的心,也莫名的淡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