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秋容止_

第11章 這家裏狀況

眨眼間又過了幾天,初秋背後的傷好了不少,人也一天比一天精神。家裏的雞鴨一直是安兒負責喂養,她閑著沒事就把這事兒攬了過來。 家裏一共八隻鴨子,三隻正在下蛋的老母雞,四隻小母雞和七隻小公雞,還有十來隻出窩沒多久的雞娃娃,前期下蛋的老母雞有六隻,為了給她治病家裏賣了三隻。眼下都圈在雞窩鴨棚養著,待村裏稻穀收割完後方可外放。 喂雞鴨活兒不累,就摘些菜葉,煮點米糠糊糊,安兒幫著挖些蚯蚓,再到菜地抓些菜蟲子,日子過得充實又簡單,相比前世整天加班畫圖跑工地,這簡直就是田園悠閑生活。 初秋這些天算把家裏的情況了解了大概,除了雞鴨,家裏還養了一頭四五十斤的黑毛豬,一頭跟大房分家時得來的老母牛。 家裏水田近十畝,地有七畝,又從大戶那裏佃了五畝稻田,自己開荒了四畝地,統共十五畝水田,十一畝地,這個朝代的產量跟現代不能比,一畝水田最多收成不到二百斤,貧瘠地更是不到百斤。旱地上半年一般種玉米,下半年種甘薯。倒沒有聽說種植低產的芝麻黃豆花生之類的農作物。 宋家孩子多,勞力少,收成過半用於交稅,跟大戶分完的水稻也所剩無幾,還得顧著家裏兩個病人,勉強溫飽。 總之,家裏的狀況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差。 初秋邊清理鴨舍裏的鴨屎,腦子裏想著各種事兒。 “秋兒,當心點,別弄了傷口。”張氏翻完穀子又忙著把苞穀放竹架上晾曬,還不忘叮囑孫女。 “沒事兒,嬤嬤。” 初秋笑道,她把鴨屎鏟到一個破簸萁,放到太陽底下晾曬,待播種時這可是最天然的肥料。 安兒負責掃雞舍,也清理出半蔞子的雞屎,小家夥很勤勞,剛從雞舍出來又馬不停蹄地走進夥房,手腳麻利地剁起豬菜。 初秋打水洗手時看著都驚心,這麽小就幹這種危險的活,要是在現代,十歲以前大人都不許碰剪刀,更別說鋒利的菜刀。 “三姐,你別看著我,快去歇著吧,忙了老半天了。”宋庭安揚起削瘦的小臉,額頭上全是細汗。 “你也先歇會吧。” 安兒用手肘抹額頭上的汗,笑著說道:“我不累,要快些把豬食煮好,咱家的豬一到點就餓得慌。娘說了,咱家今年就指望這頭豬,可不好把它餓著。”小孩說這話時眼神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臉上散發期待的光芒。 初秋心疼地摸摸他的頭,轉身出了院子,正好看見小庭豐拿著勺子喂爺爺喝水,孩子手小,平衡度不好,把爺爺脖子都灑濕了,但老人看著孫子的眼神滿是慈愛和欣慰。 “豐兒,三姐來。” 初秋取了布巾幫老人擦去脖頸上的水,又喂了幾口,直到爺爺搖頭示意。 “豐兒,你看著爺爺,姐姐把碗洗洗。”初秋說著,突然發現小孩睜著黑白分明的眼睛看著她。 初秋摸摸他的腦袋:“怎麽了?” 小庭豐一本正經的說:“姐姐的聲音好怪。” 宋初秋一愣,原來自己沒注意說了句前世的家鄉話。而望北村有自己的本土話,兩者相似卻又不同,在這副身體續命後,雖然繼承了原身一部分記憶和習慣,初秋稍不注意也會流露出以前的習慣,宋庭豐是個敏感的孩子,也比一般的小孩來得細心。 初秋摸摸他的小腦袋,笑著說道:“姐姐在外麵生活了一些年,學了外地口音,豐兒別笑話姐姐喔。” 小孩疑惑的臉頓時舒展,很認真地點了點頭。 初秋笑笑便拿著碗進了夥房,出來看見小家夥拿著樹枝在地上畫著什麽,她好奇湊過去一瞧,嗯,腦袋圓屁股大,還有六根彎曲的……腿?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