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秋容止_

第4章 家人的關心

宋初秋喜歡這個弟弟,看他有些破舊的粗布衣裳滴著水,是給她端水時灑在身上了。“豐兒,你衣服都濕了,要不先去換件衣裳?” 宋庭豐搖了搖頭,“哥哥說了,一步也不能走開。” 宋初秋不由失笑,“別擔心,姐姐沒事了,你先把衣裳換了,免得著涼。” 小腦袋又搖了搖,哥哥的話就是聖旨,半點不得含糊。 看他這麽堅持,宋初秋歎了口氣,這朝代的孩子乖巧懂事得讓人心痛。 “老天保佑,我家秋兒終於醒了!”嬤嬤張氏人未到聲先到,由大姐初春和二姐初夏攙扶著走進屋裏,看見宋初秋睜開著眼,眼淚不要錢似的拚命往下掉,“秋兒啊,你可醒了!”一雙滿是老繭的手緊緊地握著她。 “三妹。”大姐二姐僅喊了一聲,便低頭抹著淚。 “嬤嬤,大姐、二姐,我沒事了,別哭。” 張氏,便是當年把宋初秋賣給唐家的決定人。那年,早產兒宋庭安突然患病,宋家二房請郎中花光了微薄的積蓄不止,還借了村裏人不少,遺憾的是病情並沒有好轉。後來打聽到一位告老還鄉的致仕。致仕倒是仁慈,免費替安兒看病,但寫的藥方極為昂貴,全家老小就算十年不吃不喝也湊不出這大筆的銀兩。正當宋家一籌莫展之際,唐家突然派來人,說可以支付藥銀,前提是要宋家的三閨女做家仆。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重男輕女的惡俗千年來根深蒂固,為了宋家的後代,宋家人再不舍,最後還是狠心把閨女送了出去。 宋初秋走後,張氏出於虧欠,一直鬱鬱寡歡,身體每況愈下。 “嬤嬤,豐兒說姐姐餓了。”一聲銀鈴脆爽的聲音在嗚咽聲突地響起,是十歲的四妹——宋初冬。 女孩麵黃肌瘦,跟其他小孩一樣,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但那雙眸子烏黑耀眼,像是會說話。她旁邊還站著二叔家的女兒宋初葉,見初秋看了過來,便靦腆地喊了一聲三姐。初秋報以一笑。 張氏用衣袖擦拭眼淚,一邊吩咐,“春兒夏兒趕緊去做飯,給秋兒蒸個雞蛋。冬兒你跟我來,煮碗糖水給你三姐喝,葉丫頭也別站著,幫豐小子換件衣裳。” 姐弟幾個跟初秋打了招呼,便各忙各去。 沒過多久,田裏幹活的長輩也都匆匆趕了回來,張氏和嬸子李氏對著她又是一頓好哭。 宋初秋聽見哭聲頭皮就發麻,腦瓜子又開始嗡嗡作響,還好宋清宏及時製止,張氏和李氏才稍稍收斂了情緒。 二叔宋清泉對侄女憨厚一笑:“醒來就好,好好養傷,你小叔請謝郎中去了,估摸半柱香能到。” 初秋扯了扯唇角:“有勞二叔、三叔了。” “哪兒的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宋清宏進了屋就蹲在角落裏,欲言又止地看著床上的閨女。 宋清泉知道大哥的心思,是急於想了解秋兒的遭遇,可侄女剛從鬼門關撿回小命,天大的事兒也得等身體好些再說。 好在他最後啥也沒問,隻是叮囑閨女安心養傷。 宋初秋也瞧出了父親的急切,問題是她也給不了答案,原身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何突然就被重罰,名副其實的死得不明不白啊。 李氏見閨女眉頭緊皺,以為她害怕家人再把她送回唐家,便拍拍她瘦得骨節分明的手背。 “秋兒,好好養傷,以後咱哪也不去,就呆家裏。” 陳氏接話,“大嫂說的沒錯,咱秋兒的繡工最好,按我說等秋兒的傷好利索了就在家裏做些繡活,順便把嫁妝做了。” “弟妹,說這事兒早了些。”陳氏說的這番話倒讓李氏很是感激。 “不早不早,咱秋兒福大命大,將來必是有福之人,理應多置辦些嫁妝。”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