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2476章 學子回家(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金水叔,我們誰都不說!那怕是老丈人都不說!”年輕人們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連忙賭咒發誓。

    “老丈人不說,丈母娘一問就招了吧?”有人開起了玩笑,哄笑聲打碎了緊張的氣氛。

    “你要說扣子賣得好我信,咱們的扣子就是好看!不過,這些照片為啥也有人要啊?一塊錢一張!新米才一毛五一斤,一張照片都夠買七斤米了!這些人都傻了吧?”有人至今還想不明白這些照片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為什麽那麽多人要。

    你這是沒見過日後那些粉絲為了愛豆花錢的樣子啊,比這瘋狂多了,沈隆心中暗笑,這可是我參考了那位給莉卡醬送撥浪鼓的義烏商人的套路,怎麽可能不管用呢?

    聽到這筆賬,沈隆就更佩服袁大德魯伊了,從七十年代到現在,工人的工資從幾十塊漲到了幾千塊,而大米的價格卻僅僅隻漲了十來倍,兩塊多的大米超市裏要多少有多少,這真是功德無量啊。

    “玉珠,你給我們說說吧,為啥有人願意花錢買這些啊?”陳金水他們也說不明白,於是大家夥隻能問駱玉珠了,現在她可是陳家村人眼裏的大能人。

    “我在杭州的時候,看見有人在電影院跟前賣這些,還雇了看自行車的人代賣,我就起了心,把杭州的電影院都轉了一圈兒,發現幹這個不止一個,於是就想到,把這門生意搬到義烏來,肯定也能行!”這是沈隆帶駱玉珠看電影時候發現的,這讓沈隆馬上就想到了那位傳奇商人的起家經曆,於是弄了一大堆照片回來。

    “哎,還是得出去見見世麵啊,去趟杭州就能找到這麽多賺錢的門路,那要是去了北京、上海還得了?”有人感慨道。

    “那也得你有這個本事,這些年你也沒少往外麵跑啊?可除了雞毛換糖還能幹啥?”有人哄笑道。

    從這天開始,陳家村的生意經翻過了新的一頁,做扣子取代了熬糖,走街串巷的零售也改成了批發,村裏想辦法從外麵弄到了原料,然後加工成電光扣子,拿到廿三裏的集市上,批發給其它小商小販,再由他們銷售到附近的縣城鄉鎮。

    在這一過程中,陳家村的資本也在不斷壯大,做扣子的機器由一台換成了兩台,兩台換成了三台……

    時間很快來到寒假,眼看著春節就要到了,沈隆和駱玉珠一起到杭州幫陳家村置辦了年貨,坐火車回到義烏,讓村裏人幫忙把東西運回去,他自己則留了下來,因為按照信上說的,邱英傑所乘坐的車次再過兩個小時就要到站了。

    在等待的過程中,沈隆心裏暗暗琢磨著,要是邱英傑看到陳家村如今的場麵,不知道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