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2257章 去東北(1400月票加更)(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哎呀呀,是星聯啊!你什麽時候回國了?怎麽也不提前說一聲,我好接你去啊!”見到這位,沈隆可是高興壞了。

    伍連德,字星聯,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廣東台山市),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醫學博士,中國衛生防疫、檢疫事業的創始人,中國現代醫學、微生物學、流行病學、醫學教育和醫學史等領域的先驅,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北京協和醫院的主要籌辦者,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是華人世界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候選人。

    要說這清末民國時期的名醫、醫學家倒也有不少,京城這邊有蕭龍友、施今墨、孔伯華、汪逢春四大名醫。

    江蘇有黃勝白、黃鳴駒、黃鳴龍這黃氏三傑,黃勝白專攻藥物,精研《本草綱目》;黃鳴駒,是中國近代毒物分析化學奠基人;黃鳴龍,則是天然藥物化合物化學方麵的專家。

    福建出了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的林巧稚,她也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

    雲南有發明了雲南白藥的曲煥章;常州有泌尿外科權威吳階平;杭州有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長沙有中國消化病學奠基人張孝謙;醴陵出了沙眼衣原體發現人湯飛凡……

    但是這些大師都無法掩蓋伍連德的光芒,要說伍連德是民國國內醫學第一人或許有所誇大,可能說穩壓伍連德一頭的,那估計是沒有。

    伍連德十七歲就進入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求學,其後考入聖瑪麗醫院實習,然後就在《自然》雜誌上看到了沈隆那篇《關於一種驢皮提取物對幾種女性常見病的治療作用》,並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位華人醫學家的作品,於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自然》雜誌提供的通訊地址給沈隆寫信。

    沈隆收到這位的信自然很高興,於是寫了熱情洋溢地回信,從此開始了倆人持續多年的書信來往,由於國際郵件往來緩慢,雙方的交流欲望又非常迫切,所以往往上一封信剛寄出去沒多久,還沒收到回信呢,就又寫了一封,這麽多年下來,倆人雖然尚未謀麵,卻已經成了誌同道合的好朋友,沈隆見伍連德登門拜訪,又怎麽會不激動呢?

    “這可怨不得我,上次我在倫敦參加由神學博士文英蘭主持的禁鴉片煙會議上遇到了朝廷的人,他們邀聘回國任教,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職),我考慮了一番就同意了,臨走時候給你寫了信,不過估計啊這封信還沒我跑得快呢!”伍連德解釋道,“這不,我剛在天津那邊辦好手續,就連夜過來找你了!”

    “那也不成,就算你跑得比國際郵件快,可既然到了津門,找人來京城說一聲,我也能去津門看你啊!就算沒合適的人,發一封電報總該可以吧!我白景琦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沈隆繃著臉說道,“除非一會兒你好好陪我喝幾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