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2247章 上課(700月票加更)(1/2)

    清末到民國有三次廢除中醫的號召,1879年,清末國學泰鬥俞樾先生在其《廢醫論》中首次明確建議廢除中醫。俞樾先生認為中醫的所有理論均建立在陰陽五行之上,輔以一些肺腑經絡的學說,這是一件非常荒謬且愚昧的事情。

    梁啟超、嚴複和***都曾經支持過這一理論,俞樾和嚴複已算是較為理性派,比如俞樾先生晚年的著作《醫學說》則認為“醫可廢,而藥不可廢”,日後在網上盛行的中醫廢醫不廢藥的理論就是源於他的學說。

    而後兩位則是激烈派,梁啟超就曾激烈的抨擊中醫為,“學術界之恥辱,莫此為甚矣!”***更是在《新青年》報上撰文,“不解人身之構造,不事藥性之分析,惟知附會五行生克寒熱陰陽之說,其術殆與矢人同科。”在***看來“殺人以中醫與弓,有以異乎?”

    到了1912年,北洋政府頒布《壬子癸醜學製》,並將中醫排除在正規教育係統之外,教育總長汪大燮公開表示,“吾國醫毫無科學概要根據、餘決意今後廢去中醫,不用中藥。所請立案一節,難以照準。”

    而後北伐成功,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衛生會議做出“以四十年為期,逐步廢除中醫”的決定,這便是第三次廢除“中醫”。

    但是他們都沒有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了中醫中藥,中國四萬萬老百姓到底怎麽辦?陡然之間國家能提供那麽多合格的西醫西藥麽?那些政策的製定者倒是不愁沒有西醫給他們看病,沒有西藥吃,甚至他們之中不少人都當起了買辦,通過進口銷售西藥發了大財,但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可吃不起西藥也看不起西醫。

    所以,這幾條禁令成了廢紙一張,中醫中藥依舊盛行於世,到了建國後,又重新恢複了中醫中藥,中醫和中藥才有了現在的發展,雖然中醫中藥有著種種問題,但全國這麽多人總是要看病吃藥的,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中醫就沒有問題,以前西方也用“四體液病理學說”,倒是和中國的陰陽五行理論差不多,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西方的醫學理論大大進步,早已擯棄了“四體液病理學說”,誕生了病理學、細菌學等多種理論,而中醫依舊使用古老的陰陽五行,這顯然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

    後世有人這麽形容中醫中藥,在科學上這種情況被稱之為黑箱理論,黑箱是指內部結構和作用機製尚不了解的係統,白箱是指內部結構和作用機製已經了解清楚的係統;中醫的確有效,但是為什麽有效卻始終沒有完美的解釋。

    沈隆不敢說自己能弄清楚這種理論,但引入西方的先進科技,加強對中醫中藥的研究,肯定是沒有錯的,青蒿素不就是這麽誕生的麽?

    “《西方醫學最新進展》這門課要好上一些,不需要準備講義,我訂閱了《自然》、《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和《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等多種醫學期刊,到時候從裏麵選一些重要論文翻譯出來,給學生們解說一番就行了。”說完了自己要上的課程,沈隆又開始講述起上課的內容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