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1947章 罐頭換汽車(1/2)

    正如林軍剛才所說的那般,隨著政府大量職能的複蘇,各級領導的交通用車;以及一大批集體企業、街道工廠、鄉鎮企業開始活躍起來,他們都需要用車,而國內的汽車生產能力遠遠沒辦法滿足需求,可以說這段時間國內缺車都缺瘋了。

    隻要你能解決這個問題,還不用動用外匯,那麽很多人都會支持,給與應有的配合,還能賺到高額的利潤,國家眼下是缺錢,可最缺的是外匯,人民幣的話擠一擠還是有的。

    和很多人想的不太一樣,八十年代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國車並不是霓虹或者東南亞一代的汽車,而主要是老毛子一係的車,伏爾加、波羅乃茲、莫斯科人、拉達、斯柯達、達契亞這些牌子,後世一般人可能最多也就聽說過伏爾加,其它幾個肯定不知道,但在今後一段短暫的時間裏,這些可是熱門貨。

    老毛子有個城市叫陶裏亞蒂,這是他們的汽車城,位於伏爾加河畔,擁有優良的水陸交通體係,伏爾加河水電站的建設帶動了工業的快速發展,這裏相繼建設了大型化工和機器製造綜合體;形成了以汽車、化工、機械為主導,包括建材、輕工、食品等部門的工業體係,已成為老毛子重要的工業城市和伏爾加河地區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

    而大名鼎鼎的伏爾加汽車廠就坐落在這裏,他們所生產的伏爾加小轎車在國內盛行多年,在《平凡的世界》裏,沈隆的老丈人田福軍就乘坐的是這種車。

    而波羅乃茲則是波蘭采用老毛子技術生產的汽車,易貨貿易成就了波蘭車在中國迅速擴張的腳步,但這些波蘭生產的汽車由於粗糙的工藝和陳舊的技術,慢慢被淹沒在當時大量湧入國內的進口車的“海洋”中。

    由於波羅乃茲並不適合作為公務用車,所以北方很多城市將其當作出租車使用,在家經曆了短暫的輝煌後,波羅乃茲就迅速被豐田、本田、尼桑所取代。

    而莫斯科人則是成立於三十年的老牌汽車廠,如今正是鼎盛時期,占據了老毛子國內的龍頭地位。

    拉達則是伏爾加汽車廠旗下的品牌,采用了意大利菲亞特的技術,曾一度充當過京城的出租車,然而由於種種問題最終被夏利所取代;因為老毛子喜歡開著這玩意兒飆車,所以在俄羅斯的中國人總結的俄羅斯四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拉達開得比火箭快”。

    由於這些車型“耗油,不結實,時間長了就破破爛爛的”,就被老百姓調侃地被稱之為東歐四大破;當然,關於四大破的說法不止上述一種,還有個版本裏用斯柯達代替了伏爾加,這可不是現在的斯柯達,而是捷克斯洛伐克時代的老式斯柯達。

    現在的斯柯達已經是大眾集團的旗下品牌了,老毛子解體之後大眾集團拿下了這家汽車廠,利用自己先進的技術讓它重新煥發了生機。

    另外還有來自羅馬尼亞的達契亞汽車,不過這也隻是曇花一現而已,在東北部分城市坊間更是流傳著一句“千刀萬剮,不買達契亞”,可見其質量實在不敢讓人恭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