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1711章 秦宓使吳陸遜北上(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此皆吾主仁德,諸葛丞相與沈子豐竭力輔佐之故也;丞相梳理內政,蜀中秩序井然,親率兵馬平定南中,使蜀中再無後顧之憂;沈子豐生財有道,醫術過人,使蜀中百姓不虞貧寒之苦,嬰兒稚子無懼天花之殤,故而蜀中國富民足,縱使供養數十萬大軍猶有餘力。”秦宓說起蜀中諸般好處,聽得東吳群臣心向往之。

    殿上東吳群臣,多是世家大戶出身,平日裏沒少用過蜀中的雪鹽、蜀錦、紙張、書冊,甚至私下裏還會央求蜀中醫者為他們的子嗣種牛痘以防天花,故而對蜀中這些年的變化頗為熟悉,知曉秦宓並無虛言,蜀中的確遠非從前了。

    陸遜心中暗道,昔日秦國得了蜀中富庶之地,方才得已獨抗六國,若是此次北伐蜀漢再得到關中龍興之地,必然勢大難治,如今唯有聯蜀攻吳,奪去徐州、青州等地,占據昔日強齊之土,方能和蜀漢爭鋒。

    至於聯魏攻蜀的念頭他倒是沒想過,因為如今魏國實力最強,要是和他們一起打敗了蜀國,曹丕必然會調頭攻打東吳,到那時候東吳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於是陸遜問起蜀漢的北伐方略,秦宓將諸葛亮領兵出祁山,沈隆自荊州北上宛城的計劃說了出來;聽聞關羽依舊鎮守荊州之後,陸遜最後一點兒僥幸也沒了,若是沒有荊州之地,東吳如何才能攻入蜀中腹地?

    可要想奪去荊州,就必須先擊敗關羽,到時候沈子豐自樊城返回,然後順江而下直逼建鄴,又該如何應對?東吳必敗也!

    東吳之精華皆在長江沿線,而荊州掌握在蜀漢手中,就等於扼住了東吳的咽喉,為今之計唯有拿下徐州、青州等地,方能解此困境。

    陸遜再次想到了這兩個地方,於是想孫權主動請纓,準備趁著諸葛亮和沈子豐北上,曹魏兵力分散之際,拿下這兩個州,為東吳贏得更大的戰略空間。

    於是東吳、蜀漢自此交好,孫權派遣諸葛瑾和秦宓一同返回蜀中,劉備聞之大悅,立刻以厚禮相贈,諸葛亮和沈隆先後離開成都,準備正式北伐;陸遜也整頓江東兵馬,準備等諸葛亮和沈隆進攻之後便率軍北上。

    卻說魏國細作人探知此事,火速報入中原,曹丕聽知大怒,“吳、蜀連和,必有圖中原之意也,不若朕先伐之。”於是大集文武,商議起兵伐吳,然則此時大司馬曹仁、太尉賈詡已亡,曹魏人才逐漸凋零,群臣聞之竟無人回應。

    半晌之後侍中辛毗出班奏曰,“中原之地,土闊民稀,而欲用兵,未見其利;今日之計,莫若分兵拒之,其後養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後用之,則吳、蜀方可破也。”

    曹丕欲要反駁,卻想起昔日在樊城之下進退不由的窘境,一時陷入兩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