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1667章 銷售火爆(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那行,我就收下這筆錢了,等到時候布織出來的時候,我給諸位最優惠的價格!”苗瀚東接受了他們的好意。

    “該有的利潤還是得有,要是賠了錢,我們心裏也過意不去,而且這也不是做生意的道理。”於是這事兒就這麽定了,沈隆、盧家駒和孫明祖合夥的宏巨染廠還有趙家兄弟的三元染廠一起拿出準備購買坯布的錢,提前交給了苗瀚東,讓他去收購棉花。

    苗瀚東拿到錢之後馬上行動起來,他沒有在棉花交易市場上進行期貨交易,而是直接派出大量的人手直接去鄉下收棉花,這樣做雖然費力,可能接觸到第一手的資料,及時了解今年山東棉花的收成情況,而且也能節約成本。

    苗瀚東的名聲在整個山東都非常響亮,大家一聽說是苗東家收棉花,都信得過也願意把棉花賣給苗瀚東;苗瀚東給錢也公道,而且向來是真金白銀現金結賬概不拖欠,一下就收到了大量的棉花,等小日本反應過來已經有點晚了。

    小日本倒是也想使用同樣的手段,可他們剛占了東北,山東百姓好多親戚都去了東北闖關東,山東百姓對小日本可沒啥好感,就算是同樣的錢,他們也更願意把棉花賣給苗瀚東,小日本這邊漲價,苗瀚東也跟著漲。

    而且小日本也沒有這麽多人手撒到鄉下去,他們隻能讓當地的漢奸商人幫忙進行收購,可這些漢奸商人辦事兒也不能白幹啊!他們辛辛苦苦去收棉花,總不能一毛錢不賺就賣給小日本吧?怎麽也得加上些不是?這樣以來,小日本收購棉花的成本就比苗瀚東高得多了。

    而且他們還要先把棉花運到青島,再從青島運到日本,在日本紡織成坯布再運回到中國來,這樣就算苗瀚東這邊要給韓複渠繳稅,日本坯布不用繳稅,二者的成本也在一個水平線上了,再加上抵製日貨的風潮,日本人的坯布就將麵臨賣不出去的危險。

    當然,他們也能在青島把這些棉花紡織成坯布,反正青島好多紗廠都被小日本強收了,可這些紡織廠的技術遠比不上苗瀚東的廠子,紡織出來的坯布成本不比苗瀚東的低,質量卻要差上不少,這樣的產品是沒有市場競爭力的。

    日本人現在也在考慮從本土引入更加先進的紡織機器,可生產機器、把機器從日本本土運到青島、在進行安裝調試,這都需要時間,而且還得培訓工人,新機器到廠之後,可不是安裝完畢就能使用的,還得有技術過硬的工人來操作。

    但是在沈隆離開青島的時候,他可不隻是帶走了元亨染廠和大華染廠的工人,還讓王誌武出麵,和何大庚一道找人勸說那些紡織廠的技術工人離開青島,跟他們一起去濟南,現在青島半數技術骨幹全都填充到了苗瀚東的廠子裏麵,日本人麵臨著無人可用的局麵。

    當然,青島的工人是不缺的,如今時局混亂,活不下去的人很多,在連性命都保不住的情況下,再奢望他們抵製日本人就太不現實了,隻要給一口飯吃,那些歸了日本人的紡織廠還是能找到工人,可工人和工人還是不一樣的,普通出苦力的工人好找,懂技術的工人卻不是那麽容易找到替代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