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1229章 樂評人(3300月票加更)(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淡淡的弦樂遠遠的響著,中國竹笛開始吹出柔美悠遠的旋律,就象月夜下,空曠的原野中,夜鶯開始歌唱;這一段,以竹笛模仿夜鶯的鳴叫為終了,然後清朗的鋼琴加入進來,略帶遲疑,小心翼翼的奏響;如同一個深夜未眠的人,遠遠聽見夜鶯的歌唱,開始去尋訪,又怕擾飛了夜鶯。

    西洋簫在鋼琴奏完一段後再次響起,如同夜鶯在聽到些微的動靜後,沉寂了片刻,又開始歌唱,鋼琴間略的合奏,慢慢的,弦樂也加入進來,和鋼琴匯合成了一道洪流,而西洋簫的聲音仍是清晰明亮的,象一隻燕子飛舞在一條河流之上,如同夜鶯的歌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傾聽欣賞,發出感歎和讚美,而夜鶯唱得越發好聽了……

    一首全新的曲子,很特別的風格,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樂評人聽了眼睛一亮,相較於風格不斷革新的流行音樂界,古典音樂界實在是有些古井不波的感覺,人們到現在還在演奏那些古典音樂大師的曲目,能拿出優秀新作品的作曲家實在是太少了。

    更別說這種全新風格的曲目,他們試著開始分析,嗯,這應該是在西方音樂風格的基礎上添加了東方元素,類似於《圖蘭朵》中的某些段落…..

    事實上,這首曲子是希臘音樂家雅尼-克裏索馬利斯的作品,是一首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西方音樂作品。

    雅尼在意大利海濱度假的時候,每當傍晚時候都會有一隻小鳥到他的窗前歌唱,雅尼被小鳥的歌聲迷住了,他覺得小鳥的鳴叫中充滿了旋律和節奏,就想為這隻小鳥譜一支曲子,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樂器來模仿小鳥的叫聲;後來,雅尼的一個朋友向他介紹了中國笛子,並為他示範演奏,雅尼立刻就想起了意大利的那隻小鳥,他覺得中國笛子模仿小鳥的鳴叫再合適不過了,就很快譜出了這首中國味道十足的《夜鶯》。

    沈隆為這次音樂會所做的選曲都是有深意的,一上來先演奏了《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這樣的經典東方音樂,是在展示自己的身份,同時也在告訴所有到場的觀眾,中國也有高質量的音樂作品。

    接著又拿出了雅尼的《夜鶯》,和《絲綢之路》不同,《夜鶯》畢竟是西方音樂家所創作的東方風格音樂,首先演奏這首曲子,能讓台下那些從小沉浸在西方音樂之中的樂評人更能接受一些。

    果然,等這首曲子結束的時候,前排的樂評人們率先鼓起了掌,他們比普通觀眾更清楚這首曲子的意義所在,這是一首融合了東西方音樂元素的曲子,西方古典音樂也需要吸取不同音樂風格的精華,這樣的嚐試是值得鼓勵的,而且這首曲子的質量的確很高不是麽?

    沈隆露出了笑容,這些人的反應他也看在眼裏,這說明自己的策略起作用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那麽就讓我們繼續演出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